第118章
菊香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女帝陛下,我真不是奸臣!,菊香公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几乎全部都落入到了大夏军队之手。
成功夺取了这里的城市之后,李世靖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查封府库,在城中开始统计人口和相应的耕地情况,将其登记成册搜集起来。除此之外,还将这些城市内的粮仓和兵器库及时封存、清点数量,并且向秦稷汇报。
看着上面那丰富到令人咋舌的物资,秦稷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玛德,论捞钱还是你们教会会玩,难怪萨曼疆这么个国家,能养这么多士兵,敢情就是往死里嘬百姓的血。
同时,秦稷也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在这一次查抄的这些物资之中,有许多据说是萨曼疆要对大夏进行出口的“输出货物”。
但是秦稷作为大夏的二把手,很清楚一个事实——大夏近期并没有与萨曼疆签订任何进出口合作的契约,而民间的交易更是不可能。
对外出口方面,关乎国内命脉的商品,大夏施行的是严格的管控,诸如盐铁、粮食、兵器之类的可能影响到国内局势的商品,未经大夏的朝廷批准是不允许私自对外贸易的。
然而,从李世靖将军发来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些要向大夏出口的货物量极其庞大,且都是诸如盐、香料等等货物。而且那个盐还不是一般的盐。据李世靖将军的报告,这些所谓的盐都是地下开采的岩盐,雕刻成艺术品或者灯的形状。
其单子上的标记是工艺品。可这都是用岩盐来制作的,虽然这些岩盐比起大夏常用的食盐要更为新奇,且是整块整块的大块盐,可是它终归还是盐。
大夏近期的贸易许可中,绝对没有开出过对盐的进口。也没有允许任何盐灯、岩盐雕刻品进入大夏。
在这种情况下,秦稷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走私。
对于大夏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大夏对走私的力度也是很大的。
单独的走私贩子确实不难处理,但是,如果是由一个国家作为掩护的走私呢?
作为必需品,盐的管控在大夏一直是由朝廷负责,由于大夏庞大的食盐需求,所以这种物资是作为战略资源被储备起来的。
实际上,国外有更便宜的盐可以进口,比如说萨曼疆的岩盐,它们开采于萨曼疆的地下盐矿中,开采量极大,成本也比夏国国内的制盐成本更低。但是大夏一直对于萨曼疆岩盐进行管控,每年也仅仅是进口小部分而已。
理由很简单,倘若被低成本的岩盐挤占掉了国内的盐场份额,导致国内盐场逐渐萎缩甚至入不敷出进而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