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生于一九八四,郝景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的都过去了。发生过的事情总因为已经过去而变得微不足道。那些危急关头、那些摇摇欲坠、那些神秘不可解的瞬间和晦暗暧昧的时刻,最终都从现实中退隐了,只成为记忆中含混的零星画面。最终是痛苦,而不是欢乐,塑造了人。
走的时候,微月送我到门口,想了想,带着点忧心望着我说:“云云,有的时候,你跟你妈妈……别太较真了。她如果说话让你不高兴了,你就想,她可能不是那个意思。她只是想告诉你,她在那儿。这是唯一重要的事。 ”
我点了点头。可能一个人的缺位才能显示出这个人的意味。微月也许每次望向她期望的妈妈的位置,都发现没有人在那儿。而当妈妈试图教育我的时候,她只是忧心忡忡看着蜷缩在封闭壳里的我,告诉我说她在那儿,她在那儿。这是唯一重要的事。
从微月家出来,我想着她的话。再加上我自己内心的改变,忽然对生活没那么恐惧了。我开始带着另外一种目光去观察妈妈的举动。我开始去看她的动作、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她的生存状态。妈妈小心翼翼的样子和看着我时露出的犹豫与困惑打动了我,我并不知道她原来是如此试探着与我相处。这让我心里有一种忧伤的温存。妈妈对我的变化表示欣喜。但正如她不知道我为什么失控,她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好起来。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有更重要的东西抹平这些差别。
一个晚上,我们一边看新闻一边吃饭。吃完饭刷了碗,我第一次没有直接回到房间里,而是留下来,帮妈妈剥毛豆。她要把毛豆剥出来,第二天中午炒肉吃。我剥着,观察毛豆壳破开时,一排椭圆形鼓鼓的豆子被挤出来,有的豆子飞到天上,降落到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豆子从豆荚里挤出来的那一瞬间有一种特殊的乐趣,没有一次完全相同。我和妈妈有一阵子没有怎么说话。在安闲而失去时间感的氛围中,我们似乎都珍惜这种安宁。
新闻过后,电视里开始播一个人物评选节目,类似于“感动中国”,选出来的是孝子。每一个人身上有一个悲痛的故事,贫穷、疾病、失去工作;隐忍、承担、恭顺和忘我无私。那些故事也确实有很多闪光之处,只是看上去只像是画片上的摆设。硕大的舞台和亮闪闪的灯光、主持人的恭维和观众机械的掌声,总让人想起古代的《烈女传》、《孝子传》。
“我觉得应该多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故事。”妈妈眼角有点湿,感叹道,“你可能觉得我太老古董了吧?但我就是觉得,社会上也不都是阴暗面,网上说得太阴暗了,总宣传阴暗面,把人都教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