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奈保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次转变,半生,V·S·奈保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书到了他手里。
理查德和他的出版社没写给他一个字。罗杰也没有音讯:威利担心珀迪塔已经把他供出去了。他觉得自己正在这种死寂中下沉。他在学院图书馆里翻阅报纸和周刊,看以前从来不看的出版物。两个星期,他没见到任何与他的书有关的字句,之后才开始在这儿那儿的新书评介的最后读到有关他的段落。
<blockquote>
……在约翰·马斯特热辣的英印大餐之后,人们原本期待一盘纯正的热咖喱,而得到的却是一份来源不明、难以归类的助消化菜,吃完后会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吃了各种东西,最后却仿佛错过了一餐……
……这些随意、难解的故事充满恐怖、不安和焦虑,出自某种尚未定型的世界观,极其混乱。它们显示出年轻人的迷惘,预示了新处境下的危机……
</blockquote>
威利想:“让这本书去死吧。让它消失吧。别再对我提起它。我不会再写了。写这书不是我应当做的事。它是假的,编造的。幸好还没有哪个评论者看出它是怎么写出来的。”
有一天,他收到两封信。一封是罗杰写来的。
<blockquote>
亲爱的威利,致以迟到的祝贺。书的情况我自然十分了解,我看到的书评并非全都不好。评论这本书并不容易。似乎每一个评论者都只触及了它的某一个方面。这很好。理查德本应该更加尽力,可他向来如此。诚如那位拉丁诗人所言,书自有其命运,我觉得你的书将以你此刻无法想象的方式留存世间。
</blockquote>
威利的挫败情绪和他对珀迪塔的担心使他觉得这封信模棱两可。他觉得那些话冷淡疏远,他不应该理会它。
另一封信来自一个非洲女孩或年轻女人。她的名字像是葡萄牙语的,她在伦敦读某个课程。她说她读了《每日邮报》上的书评——威利记得,那篇书评写得很糟,但尽力描述了故事情节——就去找了那本书。
<blockquote>
在学校里,我们被告知阅读很重要,但对于我这样背景的人来说,我猜你也一样,很难找到哪一本书能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我们读这本书或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