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深喉,张欣,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从呼延鹏在《精英在线》上发表了文章,《谁对他们的六年负责?》引发了不同层面的讨论,一时好评如潮,同时翁远行一案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新闻,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发泄情绪的,也有质疑司法制度的,更有人探讨起普通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
一天晚上,呼延鹏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他并不迷恋上网,信息爆炸等于信息垃圾,因为你已经失去接受和判断的能力,这是他一向的观点。他上网的时间很有限,除了浏览一下重要的新闻之外,便是收发电子邮件,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他不会做迷途的羔羊,更不会在聊天室浪费哪怕是一丁点的时间,总之他对一切虚幻的东西不感兴趣。
这是一个普通的晚上,但是对于呼延鹏来说并不那么普通。因为他收到一封神秘的电子邮件,邮件是这样写的:
别像傻瓜一样沉浸在喜悦之中,你文章中涉及的升斗小民全部是翁远行一案的芝麻粒,更是整个事件的皮毛。要知道,最终插手此案的人是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沈孤鸿,此人为人谦和,上上下下颇有人缘,同时办案方面很有一套,深得领导赏识。不敢说他有什么问题,但是他老婆在沈阳有两家以上的金店,这也是事实。共产党的干部有实力开金店的,恐怕也应该英雄但问出处吧。
电子邮件的署名是深喉。
呼延鹏知道,此人自然不是北京方面的深喉,这个人就在本地,说不定就在他的身边,或者是他的线人之一,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人不愿意现身,江湖险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这封电子邮件的价值非同小可,呼延鹏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也许是职业特性在他体内的一种情绪的潜行——但愿天下大乱,才可能有揭不尽的铁幕。
他立刻打电话给他在司法系统的线人,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见面,只答应在电话上说几句,而他想谈的事对方又是答非所问,匆匆收线。可以说所有的人视他为瘟疫唯恐避之不及。
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现象。
这种现象令呼延鹏陷入了沉思。提起沈孤鸿这个人,呼延鹏并不陌生,他曾经采访过他,对他的印象也很不错,他的思路清晰,对数字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听他谈工作,谈宏观和微观是一种享受,是那些昏庸并且毫无个人观点的官员无法比拟的。
他在这场奇案中会扮演过一个什么角色呢?
最终呼延鹏了解到沈孤鸿的老婆叫白韵琴,的确在沈阳有一盘生意。
第二天一上班,呼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