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七二章 一手棋勾起的一段回忆,围棋传奇,七死八活,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棋坛其实已经进入大贴目时代了,中国已经是贴三又四分之三子,日韩已经是贴6目半,而到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棋手开始质疑“无忧角”的效率问题(例如吴清源先生和他的师弟老曹等人),但当时世界棋坛最顶尖的大李马小等人,那好像依然还是“无忧角”的拥趸,他们在比赛中对“无忧角”乐此不疲。
李襄屏记得在自己第一年冲击职业段位的时候,他还专门为此事询问自己的老师(这个时候的老师,那当然就不是之前那个美女老师了,而是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职业)。
老师是这样告诉李襄屏的:“襄屏,如果只从围空效率来说,那么‘无忧角’两手棋10目左右,这在大贴目制度下确实是偏低,但是你不要忘了,我们下棋时候不能只看目数,就像襄屏你自己在下棋中判断形势的时候,你除了要点目之外,你还会注意什么呢?”
这个问题当然难不倒那个时候的李襄屏了,他很快回答老师道:
“还要看棋的厚薄。”
老师笑道:“这就对了,日本的赵治勋先生曾说,什么是围棋的厚薄呢?其实就是越安全的棋可以认为越厚,最厚的就是已经彻底两眼做活了的棋,那你现在站在厚薄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不是可不可以认为‘无忧角’这种下法,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厚实的下法呢?我想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这才导致大李马小等人依然喜欢这个下法。”
必须承认,哪怕是到了现在,李襄屏依然认为老师这话很有道理,这里面蕴含的哲学和棋理,甚至不会因为围棋AI的出现而有所改变。
只可惜等李襄屏慢慢长大,随着他最后定段失败,他却渐渐遗忘了老师这句话,尤其等他穿越之前见识过围棋AI,见识过狗狗们极端追求高效率的下法,竟让他在穿越之后,在正式比赛中就从没下过自己小时候曾经痴迷的“无忧角”。
现在说是“心血来潮”也好,说是“鬼使神差”也好,他竟然在如此重要一场比赛中重拾“无忧角”,那他现在稍稍走神,陷入某种回忆甚至感慨当中,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
李襄屏从恍惚当中回过神来,那已经是10点15分左右的事了。而他回过神来的原因,那是因为他在这个时候无意中看了一下计时钟,竟然发现这都已经过去10多分钟中,对手依然还没落下全局的第6手。
李襄屏哑然失笑。
他这个时候只能哑然失笑。
其实也正是这个哑然失笑,才把他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