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章,平淡生活,海岩,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建议,保留了足够他未来生活和治病的资金。”
这个修改,这个结果,并非我的意外,但李秘书还是惊讶地叫出声来:“全部?捐赠?”
林律师点头,平缓答道:“对,捐赠。它不同于遗赠。捐赠就是不必等待立嘱人死亡,就可以立即执行。我们受凌信诚的委托,作为此项捐赠的执行人,已经开始着手和有关部门联系,办理相应的手续了。”
韩律师冷冷的插话:“当然,在捐赠之前,我们会按凌信诚的要求,给所有为他工作的人员,结清工资及相应的福利费用。凌信诚还要我们替几位为他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多支付一年的工资及福利,并且为他们办理终生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您姓李对吗,我想办理这三个险种的受益人当中,应该包括您的。”
李秘书呆呆地,沉默下去。我知道,他这么关心信诚的下落,是因为信诚的下落与他自己的着落息息相关。现在信诚依然没有下落,但他自己的着落,却有了起码的落实。
所以这时,只有我的话题还在执著于信诚的行踪,我问两位律师:“既然你们被指定为遗嘱和捐赠的执行人,怎么会不知道委托人的下落呢。你们连他在哪里都不知道,那捐赠执行的情况,又怎么向他报告呢?如果他生病了,甚至,如果他不在了,你们怎么知道?”
林律师答道:“凌信诚说他会主动和我们联系。如果他不在了,或出什么事情,他的保姆会打电话通知我们。如果我们超过半年没有接到他和保姆打来的任何电话,就说明他已经不在了,可以按他死亡处理后事。”
我和李秘书一样,也沉默了下来,再也提不出新的问题。
我们走出了中亚律师事务所,走出了那座写字楼。这里是北京的金融街,这里高楼林立,人流拥挤。宽阔的西二环路上车水马龙,恣意张扬着都市的繁华与生机,而身边匆匆行走的每个路人,脸上却无不挂着彼此无视的刻板与漠然。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地方,每一个停顿的脚步,每一句短促的交谈,想必都关乎金钱,关乎生意。
也包括我们刚刚和律师谈到的事情,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那份遗嘱。
所谓遗嘱,无非是对财产的一种安排,讲的也是金钱,而非情感。在我们所处的这座城市,情感是一种少见的奢侈,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人,都不把情感当作生活必需。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不再沉沦于对物质生存的终日焦虑,他才可以去寻找和享受情感。他才可以让情感这样一个高尚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