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弥太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考虑一年后,谢谢你,松浦弥太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处理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与其去思考今天或明天的事,不如去设想一年以后的事比较有利。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对话是很重要的事。
对话也就是正面与对方进行真挚的对峙。
一旦没有了对话,不管是私生活还是工作场合,两人的缘分可说是快走到了尽头。
不管双方关系再亲密,或者自认为很了解对方,仍然不能省去对话。甚至说,那些“最近处得不大好”的对象,也请有意识地去与对方对话吧。
对话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能立刻见效的特效药。
急着得出结果的对话,既不能加深彼此的感情,两人之间触礁的关系也不会有所改善。
先进行对话,然后以行动来表现给对方看。
在反复对话的同时,如果不一再地以行动来示范,通常对方对你的看法不会有什么变化。必须反复地执行这两个步骤,对方才会有所转变。
与人交往不能去追求效率,先做好“本来就会很花时间”的心理准备,以沉着的态度来面对吧。
“今天下午,我会花时间好好跟他谈,这么一来,明天很多事都会有结果。”
然而生活并不是在拍连续剧,是不可能进展得这么顺利的。
我并不会想靠一两次的对话就说服对方。“在我们互相了解之前,得花上好几年吧。”我会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才开始。
在处理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与其去思考今天或明天的事,不如去设想一年以后的事比较有利。
“明年也会和这个人继续交往吗?”
“为了一年后双方的交往可以更深入,应该要怎么做呢?”
“为了一年后着想,我现在应该要以什么样的态度与对方相处呢?”
借着这样的自问自答,那些蜻蜓点水式的人际关系便会逐渐消失。
自此之后,你不再有必要为了相处的融洽去配合别人,也无须为了粉饰一时的冲突而对自己说谎。
只要养成考虑“一年之后”的长远眼光,就算与问题对象的关系迟迟无法改善,那种焦急的心情也会逐渐缓解。
比如,你向某人打招呼,但对方却不搭理你。你以为是自己多虑了,隔天除了打招呼还多说了一句话,但对方依旧没有反应。
对方这种露骨的无视持续了两三天之后,你会怎么想呢?
“那个人八成很讨厌我,不想和我有瓜葛吧。”
恐怕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