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弘农王登基承大统,汉天子大赏封功臣
耳机喜欢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弘农王登基承大统,汉天子大赏封功臣,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耳机喜欢打,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百官。
武官一列,仍旧是刘备麾下关羽、张飞众人。而文官一列,则以司徒王允、卢植、孔融、蔡邕、郑玄为首。这几个老学究虽然无有官职在身,然而众人无不敬重。
“朕初即位,念及众卿长安护驾之功,当行封赏。”
“皇叔刘备,功勋卓着,忠孝两全,朕心甚慰。更兼先帝遗诏有言,兹擢其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假节钺,赐封安汉侯,仍兼上柱国,加食邑一万户。”
“皇叔刘彦,智谋超群,算无遗策。朕之不被董卓加害,多赖皇叔出力谋划。擢刘彦为青州刺史,增食邑五千户。”
对刘彦的封赏,众人并不惊讶。刘彦本身的车骑将军职,已经位比三公,不好再升。青州刺史此职,正是刘备这个青州牧的下级。
虽然当初刘焉废史立牧,但实际上并没把刺史完全废除。孔伷、刘岱等刺史,多是董卓入京之后,为稳定地方才派去。如果细分地方州部的官职,仍然是州牧最大,刺史其次,郡守、国相再次。
然而,在刘备、刘彦之后,所有人都以为刘辩接下来要封赏的,应当是司徒王允、卢植等人。
“虎威将军赵云,护卫朕及太后、公主有功,封为真定侯,食邑二千户。又兼公主倾心,朕特赐婚公主于将军,加驸马都尉。着择吉日举行大婚。”
虽然刘备集团之内,并没有什么鄙视链一类的东西。但在其他人看来,也就是其他诸侯派来的那些人看来,赵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皇亲国戚,身份可以与刘备、刘彦这两个皇叔并列了。
赵云行礼谢恩完毕,回到席位之上,只见周围众将如张飞者,都露出衷心为赵云高兴的表情。
至于刘彦的岳父,司徒王允。由于司徒本身已经是三公之列,王允这个司徒又是董卓所擢升,故而仍复原职。
卢植素有声望,乃是儒学大家,又通兵法,是汉末三国时期儒将的代表。于是刘辩封卢植为太尉,总督军事。
同为三公的司空,则由文学大家蔡邕担任。
虽然封赏如此,不过只是一个名头而已。真正的大权还在刘备、刘彦手中。而且真正大头的重磅事情,还在后头。
“朕读古书,听闻战国之时,齐国国都临淄,有稷下学宫一座,乃天下交流学问之地,儒家大儒荀况,曾任学宫令,可谓盛况无比。”
“朕复位于临淄,如今又有郑玄、卢植、蔡邕等大家在此,岂非天意?依朕之意,倒不如重设学宫。就以大儒郑玄为学宫令,位同三公。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