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红楼梦魇,张爱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还在‘怔忡’。另
有一首‘南乡子’,题为‘戊申秋隽喜晤故人’,中有:“今日方教
花并蒂,迟迟!‘等语,即指’金缕曲‘中与畹君相晤之事。又有’
临江仙‘,题为’饮故人处‘,也是艳情,则此’故人‘亦即畹君。
’遗稿‘七律’幽兰有赠‘:”九畹仙人竟体芳,托根合傍沅湘’,
似亦赠畹君。(注:“兰‘、’畹‘意义相关,系从’离骚‘’余既
滋兰之九畹兮‘一语而来。)”
畹君在高家“担尽一身甘苦”,似乎中馈乏人,只有这一个妾操
持家务。高鹗一七八一年死了父亲与妻子,一七八五年续娶张船山妹。
这该是丧妻后续弦前的四年间的事。出来是否与续弦有关?
在那个时代,婚前决不会先打发了房里人,何况已经有了孩子。
想必是她自己要走。“兰芽忒小。孩子那么小,大概进门不多几年,
极可能在前妻死后。高鹗那时候是个不第秀才,教读为生。青楼中人
嫁给一个中年塾师,也许是图他没有太太,有一夫一妻之实。也许答
应过她不再娶。因此一旦要续弦,她就下堂求去。
“钗头凤拆”句用陆放翁故事,显指与婆婆不合,以致拆散夫妻。
这位高老太太想必难伺候,畹君的地位又低,前妻遗下子女成行,家
里情形一定复杂,难做人。姨太太当家,倒像拙著“怨女”里面,不
过那姨太太本是母婢,这是外来的妓女,局面的爆炸性可想而知。
“萱草都衰”显然不止他一个母亲,畹君方面也有父母靠她,想必也
要高鹗养活,更是一条导火线。
也甚至于高太夫人也像“怨女”内的婆婆,用娶填房媳妇作武器,
对付子妾,老闹着要给儿子提亲。刚巧有这张家愿意给,因为家境太
坏,做填房可以省掉一副嫁妆。十八岁的能诗少女,从前的读书人大
概谁听了都怦然心动,也难怪高鹗禁不起诱惑。
吴世昌推测畹君是因为带孩子伺候婆婆太辛苦,“(‘担尽一身
甘苦’)才离开他的”,仿佛是他死了太太,家务都落在她一个人身
上,操劳过甚而求去,适得其反。
高鹗在一七八六年以前北上,到过边疆,大概是作幕。但是一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