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红楼梦魇,张爱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前或回后,
墨笔大字抄录,有的字句略加改动。第二十六回有一条总批原是庚本
畸笏丁亥夏批语," 则可知道这残本的墨书正文部份,至早也在丁亥
(一七六七)以后所过录。" (注二)俞平伯认为这是书贾集批为总
批,多占篇幅,增加页数,以便抬高书价,与正文的底本年代无关。
陈毓罴指出" 凡例" 第五段就是他本第一回开始的一段长文;又,
红楼梦以前的小说,由批书者作" 凡例" 或" 读法" 的例子很多,如
" 三国志演义" 就是批者毛宗冈作" 凡例"甲戌本的" 凡例" 比正文
低两格,后面附的一首七律没有批语,而头两回的标题诗都有批语赞
扬,也证明" 凡例" 与这首七律都是批者脂砚所作。
陈氏又说在脂本中,甲戌本的" 正文所根据的底本是最早的,因
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稿。……在标明为' 脂砚斋凡四
阅评过' 的庚辰本上已不见' 凡例' 及所附的七律。(注三)……在
后来的抄本上删去了这篇' 凡例' (注四)" ,也是脂砚自己删的,
否则作者不便代删。
脂砚只留下" 凡例" 第五段,又删去六十字,作为第一回总评,
应当照甲戌本第二回总评一样低两格。庚本第一回第二段(全抄本也
有,未分段):"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
书立意本旨" ,是第二段总评,与前面的一大段都是总批误入正文。
这第二段总批与甲戌本那首七律上半首同一意义,是脂砚删去七律后
改写的。
最后这一点似太牵强。这条总批是讲" 此回中" 的" 梦" 、" 幻
" 等字象征全书旨义。七律上半首: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
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第一、第四句泛论人生,第二、第三句显指贾家与书中主角,不
切合第一回的神话与" 士隐家一段小荣枯" (注五),以及贾雨村喜
剧性的恋爱。
陈氏说甲戌本正文的" 底本是最早的,因此它比其他各本更接近
曹雪芹的原稿" ,似是根据俞平伯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