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页,都市的人生,张爱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到底是上海人(代序)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
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
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
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
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
‘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
告,用骈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
“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去
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作
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
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疲
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已依旧保留着亲切感。更明
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
“公婆有理,男女平权。”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
理。“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那种满脸油
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
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
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关于“坏”,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