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一枝花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0140,女国公,村里的一枝花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伯领命,他之前常带商队出关卖雪花盐,对小镇颇熟悉,也晓得医馆在何处,只是现在怕是不好找大夫。
第122章第122章
作为连通内外的关口,镇上的房屋融合得十分有特色,墙体大多都是用黄泥土夯起来的,较为低矮,屋顶也不是瓦片,而是树皮和毛毡,一层层叠加,经过好几代人的修修补补,所以看上去很厚实。
当然也有富裕的人家直接用木材做屋顶,再叠几层毛毡,这样就不怕偏关的风沙了,冬季也很保暖。
队伍临时落脚的衙门也是这样的房屋,院子是四方或长方的格局,房门都是拱形的,一应陈设摆件也都透着浓厚的异域风采。
这跟之前虞归晚带回南柏舍的‘特产’差不多,胡里花哨,色彩鲜明,在这光秃秃的土黄墙矮屋中倒很出众。
虞归晚来过多次偏关,对这样的布局已无甚兴趣,只忙着安排人先四处查看有无漏网之鱼,确保四周安全之后才让幼儿下马车。
幼儿出生江南,后随家人迁至盛都,到北地这两三年也都是在南柏舍,河渠离偏关虽不十分遥远,有些风土人情也相似,但河渠境内大部分还是沿袭中原,房屋院落都是大开大合、几进几出的格局,断没有像偏关小镇这样外头似黄沙掩埋,里头又色彩明艳的。
她自幼便有游览天下的志向,无奈困于闺中,家败逃亡的路上也无心欣赏沿途风景,现在有机会能多看,她便绕着院子东瞧西瞧,弯腰敲敲这里,又蹲下捏捏那里,总之见什么都新奇,已经是不顾头上的伤,也不管钻入脑髓的蛊虫了。
将廖姑抱进去放到铺了皮褥子的炕上,虞归晚扭头没看见幼儿跟进来,就知道她肯定还在外面,便出来寻人。
跨出拱形的房门,大红色的斗篷随风掀起,艳色夺目,她却皱着眉头看蹲在院子角落的幼儿用小木棍捅躲起来的沙蜥。
她过去将幼儿*拉起来,又一脚将沙蜥踢开,道:“起风了,你进屋去,别在外面吹。”
“呀!”幼儿可惜那条没踢走的沙蜥,她差一点就逮住了,这种四腿虫她只在杂谈游记的书上见过画像,如今见到真的自是好奇。
虞归晚将她推到屋里,“我已让程伯去找大夫,你老实待在这,哪都不许去。”
外头正处于战乱,幼儿也知轻重,解了斗篷坐下来,打量起这屋子,问道:“纳措和蔑古雄你就打算留在那边不管了么?”
照虞归晚的意思,来都来了,岂有就这样回去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