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长恨歌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综同人)[综穿]穿越不是系统的错,长恨歌行,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置,在向着皇帝的大臣们看来,却是圣上有些慌不择路了,预言大旱毕竟和施法降雨有区别,国师再大能,也不一定能让山南东道落雨解旱啊!京城也有两月未曾落雨了,若国师真是大能,何以连近在迟尺的京城都不能让它落雨?
在等着看皇帝的好戏的人来说,皇帝与其相信神神叨叨的国师,倒不如降个罪己诏来的实在,不过那样,就真的是皇位不稳了。
皇帝看起来是真的没办法,只能狗急跳墙了。
白云国师在皇帝半信任半忧虑的目光中开始了施法,然后半个时辰之后,京城落下了两个月来的第一场雨。
五日后,快马传来消息,山南东道看似五十年难遇的大旱,在突兀的降雨中,被瓦解了。
弘承帝顾明玺大喜过望地封赏了国师,但是没有大臣再说什么闲话。
山东大旱事件之后,圣上的二弟端亲王顾明珏、三弟谦亲王顾明琪、六弟恪郡王顾明璋因行为不端遭斥,被派往先帝的昭陵为先帝守陵,不过说是被派去的,但谁都知道这三位估计是蹦跶得太厉害了,又被抓到了把柄,被发配了。
这三位没讨着好,圣上的其他兄弟也一样,端看的圣上掌握了哪些证据,又准备什么时候处置他们罢了。
而且,圣上的这些兄弟,连宗室里的事务也不能管了,真真正正地成了闲散之人了。
观源在金陵为贾源守孝,除了修炼之外,偶尔也看些科举要用的书,每隔一段时间给京城的郑氏写一封信,转眼间,三载倏忽过。
观源却没有立即启程回京城,而是写了信给母亲、兄长,准备留在金陵参加这一年的童试。
第91章解元
观源要参加科举,郑氏一边觉得他不愧是自己的儿子,知道上进,一边又心疼他非选了这么一个地方。
作为国公的儿子、一等侯的亲弟弟,又生在京城,观源自然是能在京城参加考试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在祖籍金陵参加科举。
金陵处于江南,历来文人辈出,世家汇聚。
虽然金陵是贾家的祖籍,考官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在童试的时候,最会放点水,若是观源的水平再高一点,是个货真价实的青年才俊,成案首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大越朝虽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是科举的制度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明清,已经完全成熟了。
不过这里的童试比明清童试的步骤要少一步,只有县试与州试。
过了童试之后就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可以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