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雅文学意义
孔庆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金庸的雅文学意义,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孔庆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中可以领悟人生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各种情境的至理。所以才会有世间万物,无不可以武侠言之的现象。武侠在金庸那里,已经超越成一个载体,他借助这个艺术载体,与天地往来,体会着人类与永恒抗争的万种悲欢。
如果说雅俗的区别在于读者的多少,那更是小儿之见。雅文学读者未必少,中外古典名著是证;俗文学读者未必多,曲艺类作品是证。另外,雅与俗有个历史发展问题。《三国》、《水浒》,当时为俗,今日为雅,昆曲、京剧,当初为俗,后来为雅,就是“五四”新文学,当初不也被斥为“引车卖浆者流”所操之语吗?可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雅,否则为俗。金庸小说读者虽多,但这只能说明小说覆盖的审美层次广阔,读者能够各取所需。我们更应看重的是小说读者的知识构成。金庸小说自有其通俗的一面,但那只是外表,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只能买椟还珠,入宝山空手而归,这也是一些读者认为金庸不如古龙甚至温瑞安的原因。
金庸以其不可忽视的存在灼烤着整个当代文学界,一系列先锋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中积淀了一串串“金庸话语”,文学史必将为金庸大书一笔已经毋庸置疑。问题是把这位通天大侠供在什么位置,真是令人尴尬。也许,那些“先锋”作家和批评家们觉得未免亵渎,但我要断喝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金庸万古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