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孔庆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毛泽东诗词中的君王意识,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孔庆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文革过来的人,随口背出十首八首毛泽东的诗词来,大概不成问题。我敢肯定,能背30首毛泽东诗词的人,绝对比能背30首李白、杜甫、苏东坡诗词的人多得多,叔本华说,读别人的书就等于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跑马(大意),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毛泽东的跑马场确实太宏伟了。几十首五、七言和长短句,在数亿颗灵长类动物的脑袋里,驰骋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人都被他老人家怔服了,所以这个时代叫做毛泽东时代。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诗词能够探人人心,首先依靠的是其自身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而不仅仅是政治一类的外因。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因为热爱毛泽东才热爱他的作品,而是热爱他的作品以后更加热爱他本人,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发展到全国性的迷海狂潮;他的诗词不能不说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人们不仅崇拜这尊神,同时也崇拜着神所唱出的歌。

那么,这些神的诗篇究竟是什么地方令人叹为仙乐,顶礼膜拜呢?是所谓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两结合么?那纯粹是不着边际的空话。两结合的作品铺天盖地,而毛泽东的作品独执牛耳,其中必有他人充可替代之处。这无可替代之处,我认为,就是贯穿于毛泽东整个创作生涯(当然也不妨推广到整个政治生涯)的君王意识。

重新审读毛泽东诗词本文,我坚信了这一点。

至今所知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是他1910年秋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入学应考时写的《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距,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见《中国青年报1988年4月10日二版)

据说这首七绝是根据清末名士郑正鹄的同名作改写而来,后两句与郑诗基本相同(见《中国青年报》1988年5月22日二版)。郑诗本是题画之作,而毛诗却是地地道道的“言志”。有人说此诗“抒发了一个17岁青年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志愿”,我觉得这种捕风捉影的看法是在“为尊者讳”。诗中根本看不出一点忧患精神和拯救意识,字里行间透射出的分明是一个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绝对夸张的“自我”形象。下面我想以这首七绝为参照模本,从毛泽东的诗作中剥出几个意象来进行剖析。

《咏蛙》的第一句“独坐池塘如虎距”(疑“距”当做“据”),首先推出了一个“独”字。这使我注意到,孤独是毛泽东诗词中反复回响的一个旋律。在早年诗作里,孤独的意象往往在字面上就直接显现出来,如19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刚到二次元的我是不是利益相关

八方云不动

重生八零小媳妇

周七

家有哥儿

不负少年

都市仙医之最强王者

银杏一梦

穿成一颗人鱼蛋我拯救了帝国元帅

绯禺

我靠阴郁人设拯救竹马将军

序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