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文明与中国文化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讲稿
高建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西域文明与中国文化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讲稿,相忘于江湖:高建群倾心精选散文集,高建群,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
人类第一次跃上马背,是距现在三千五百年时候的事,按照蒙古族学者孟驰北老先生的考证,第一个跃上马背的是东方的匈奴人。
我在这里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是想说,如果人类的历史以三百万年计,那么,它的隔绝史是二百九十九万六千五百年,它的沟通史是三千五百年。因为当人类跃上马背,用马或骆驼作为代步工具时,人类才有可能做跨越洲际的旅行。
在人类漫长的黑暗的隔绝史面前,人类的沟通史简短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是两种在各自的蛋壳里孕育和发展而成的文明。这两个文明板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回事。
上面我说的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
下面我再谈谈中国本土地理中的农耕线和游牧线。
中国的农耕线和游牧线
伟大的北京,建城802年。它是女真人建的,或者换言之是满人建的。女真金国建城后,称它金中都,后来成吉思汗占领后,称它元大都。成吉思汗登上元大都的城墙,俯瞰辽阔的华北大平原,慨然说,这么好的地方,让它长草,做蒙古人的草场。于是庄稼被割倒,牧草繁盛地生长起来。
这些年来,我在中国地面风一样地行走。后来发现,我其实是沿农耕线和游放线的交汇地带行走着的,我在走一个圆。
北京,再过来是大同。大同是北魏拓跋氏建都的地方——代州、代国、代来城。再往下走是太原,古并州,安置匈奴的地方,有着胡羯之血的李唐王朝的老家。再往下走是包头,古九原郡。再往下走是延安榆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再往下走是天水、平凉、古凉州,再往下走是固原,再往下走是西夏王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建立的银川城。然后,内蒙古高原,白山黑水。
这一个个城市像一个个的地理坐标和历史坐标,它们构成了农耕线与游牧线的交汇坐标。一部中国史书,许多的历史事件在其间发生。用台湾诗人席慕蓉在《长城谣》中的话说: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交融的文明史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继时,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