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汪曾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老学闲抄,寄意故乡,汪曾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样马马虎虎,因陋就简。

祭灶本是求福,是很朴素的愿望,到了方士的手里,就变得神乎其神起来。《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言于上日: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心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从祠灶到不死,绕了这样大一个圈子,汉代的方士真能胡说八道!而汉武帝偏偏就相信这种胡说八道!

祭灶的礼俗一直相沿不替。唐、五代的材料我没有来得及查,宋代则讲风俗的书几乎没有一本不提到祭灶的。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梦粱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

《武林旧事》:“……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

祭灶的祭品不拘,但有一样东西是必有的:饧。饧是古糖字,指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糖,熬干了,就成了关东糖。我们那里就叫做“灶糖”。为什么要请灶王爷吃关东糖?《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原来灶王爷既是每一家的守护神,又是玉皇大帝的情报员——一个告密者。人在家里,不是公开场合,总难免说点错话,办点错事,灶王爷一天到晚窥听监视,这受得了吗!人于是想出一个高招,塞他一嘴关东糖,叫他把牙粘住,使他张不开嘴,说不出人的坏话。不过灶王爷二十三或二十四上天,到除夕才回来,在天上要杲一个星期,在玉皇大帝面前一句话也不说,玉皇大帝不觉得奇怪么?

以酒糟涂抹灶门,其用意与祭之以饧同,让他醉末咕咚的,他还能打小报告么?

灶王爷上天,是骑马去的。《东京梦华录》云:“贴灶马于灶上。”我们那里是用纸叠成一个小孩子折手工的纸马,祭毕烧掉。叠纸马照例是我们一个常姐的事。这实在有点儿戏。

我们那里孩子捉蜻蜓,红蜻蜓是不提的,说这是灶王爷的马。灶王爷骑了这样的马——蜻蜒,上天?

把灶王爷送上天,谓之“送灶”。送灶的日期各地不一样。我们那里一般人家是腊月二十四。俗话说:“君(或军)三,民四,龟五。”按规定,娼妓家送灶应是二十五,不过妓女都不遵守。二十五送灶,这不等于告诉别人:我们家是妓女?北京送灶,则都在二十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来临可是我还要去相亲之卡牌

熊仔饼干

陶家传

笔墨现一图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十页人缘

游戏旅途

路过的穿越者

拳之霸者

我家的哈士奇

自投罗网

三月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