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可可,非洲酋长,更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以在非洲寻找新的货源,在新海及国内地区寻找新的客户,介入这一行。
陈锋不满三十岁,就辞去之前还算不错的工作,拉着新婚娇妻出来创业,显然是个有野心,也有自己想法的人。
他之所以愿意每年出二十万给宝成会计师事务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国内注册的贸易公司,纯粹是个空壳,与宝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业务委托捆绑后,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取信于将要接洽的食品厂商。
……
……
跟斯塔丽聊过电话后,曹沫上网搜索新海以可可脂、可可粉为原料的食品厂商的资料,看到有新的邮件进来,打开看到是露西这两天收集到的隆塔当地可可树种植及当地可可脂、可可粉生产资料发送过来。
伊波古就有少量的可可树种植,大约三到四年就能成熟结果。
可可树开花到结果,大约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当地采摘成熟的可可果剥出白色籽囊,经过三到五天的自然发酵,再在烈日下晾晒,就能得到焦棕色的可可豆。
当地人习惯将可可豆炒熟食用。
当然国际用以生产功克力的可可脂,则是将熟制的可可豆研磨粉碎后的浆液过滤所得,而过滤剩下的豆渣、豆饼则是可可粉的原料。
曹沫搜索国内可可粉的供应,看到网上随品质差异,其价格变化极大。
最好品质的可可粉每吨高达两千美元,而劣质的可可粉每吨甚至都不到两百美元。
以优质可可粉、可可脂的价格核算,在科奈罗湖工业园建成后收购可可豆生产,有着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但以劣质可可粉价格核算,压根就无利可图。
当然,同样的可可粉,价格差异如此之大,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曹沫只是暂时没能从网络上搜索到相关资料,他又没有正式涉足这个行业,暂时也猜不出到底因为什么差异会如此之大。
陈锋为了对得起曹沫每年所付出的二十万代理费,除了谈妥田子坊旧宅的收购外,也直接联系到一家位于青山区工业园收购可可豆作为原料、生产可可粉的厂家,拉上曹沫一起过去见面。
陈锋也是行动力很强的一个人,纯粹搜索资料很难摸清楚这个行业的窍门,唯有登门拜访,建立联系,多接触几次下来,才有可能初窥门径。
曹沫却很喜欢陈锋的行事风格。
陈锋好歹算是有车一族。
虽然仅仅是辆桑塔纳,但开车带着在国内还没有驾照的曹沫登门拜访,总归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