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的魔力,读书随感,赫尔曼·黑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达成艺术上的目的方法,有着原则性的区别;这在从事创作的人们本身,是早有决定的。这个区别施行之后,一定仍有无聊的小说或粗制滥造的电影出现吧。那些东西的作者,有的只具粗浅的才能,就像没有专门能力的领域中的掠夺者一般。但这种区别,能使观念明确,对于减轻文学和现在的竞争对手双方的负担,是大有贡献的。这样一来,电影伤害文学的程度,就不至于如摄影之损伤绘画那么显著了。
言归正传。我曾说书籍的魅力,今日在“表面上”已经丧失,今日“表面上”文盲已经很少了。为什么“表面上”会有这种现象呢?那些很早很早的古旧魅力是否仍旧存在?神圣的书籍、恶魔的书籍、魔术的书籍,是否仍可见到?“书籍的魔力”等类观念,是不是完全成了过去的陈迹或成为童话了呢?
一点不错。精神的法则也同自然的法则一样,是不变的;而且同样地是不能废止的。能够废除僧侣阶级或占星家的集团,也能够废止他们的特权。能把过去属于少数人的秘藏或宝物的知识与文学,让许多人得以亲近,不仅如此,且能进而强迫许多人务必知道那些宝藏。事实上,马丁路德翻译了《圣经》,戈丁堡133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来,精神的世界里并无任何的变动。魔术仍旧存在,精神依然处于少数的僧侣阶级的传统之下,成为小群的秘密。只是这一群变成了没有名义罢了。近数百年来,文字和书籍在我们的国家里,已是所有阶级的共有财产了——恰如阶级性的服装被废止之后,流行已成一般的共有财产一样——只是造成流行的仍保留在少数人手上,现在还是同从前一样。同样的服装,穿在风姿绰约、趣味高雅的美丽妇人身上,同穿在普通一般妇人的身上,奇怪的是完全予人以不同的感觉。而在精神的领域里,自其民主化以来,也一样的非常有趣,有着容易惹起误解的推移过程。领导权从僧侣或学者的手中,转移到不再固定的,责任也不分明的,已不承认其合法,也不能主张任何权威的地方去了。这是因为形成舆论,或至少时时提出标语,以致表面上似在领导的精神与实际写作的阶层——这个阶层和创造的阶层并非同一之故。
过于抽象的叙述暂且搁开,让我从近代的精神和书籍的历史中去搜取些例子罢!且就1870年至1880年间的德国人中,去物色有教养而学问渊博的人,不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