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地二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入承帝位路五,乱世枭皇:柴荣,奋斗地二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威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太久,但他仍然心系国家大事,尤其是对于后继之君柴荣的关心更是溢于言表。他希望柴荣能够得到最好的辅佐,让国家继续保持稳定和繁荣。因此,当他提到范质和王溥时,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郭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后世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在柴荣和范质、王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国家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他,也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去追寻那片属于他的宁静和安详。
郭威的这番话不仅表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方人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在他的心中,范质和王溥就是这样的人才,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晚(壬辰日),郭威在汴京宫中的滋德殿离世,享年五十一岁。他的离世,让整个大周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四月乙巳日(5月6日),郭威被葬于嵩陵,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他的陵墓正如他生前所愿,简朴而庄重,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这位伟大君主的传奇一生。
春寒尚未消退,冰冷的空气中还弥漫着冬天的气息,仿佛连大地都在为即将发生的大事而颤抖。在这样的时节,一代雄主,伟大的帝王郭威,在多年的辛勤治理与征战后,他的生命终究无法抵抗岁月的侵蚀,逐渐走向了尽头。他的离世,对于整个王朝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同山崩地裂,震撼着每一个臣民的内心。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朝中的大臣们却选择了秘不发丧。他们深知,郭威的离世对于整个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将引起朝野的动荡,甚至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预料的危机。因此,他们决定暂时隐瞒这个消息,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向外界公布。
就在郭威驾崩后的第二十一日,也就是公历的2月26日,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与紧张之中。皇宫内,原本热闹繁华的景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低语和匆匆的脚步声。这些声音虽然微弱,但在寂静的皇宫中却显得尤为刺耳,仿佛都在为郭威的离世而哀悼。
这一天,对于年轻的柴荣来说,是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但此刻,他却站在了王朝的未来与命运的交叉口。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也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整个王朝的命运。然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