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地二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十五,乱世枭皇:柴荣,奋斗地二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意志。连日来,大雨如注,倾盆而下,将整个战场笼罩在一片茫茫水雾之中。后周的军营内,积水迅速积聚,最深处竟已没过膝盖,士兵们不得不蹚水而行,日常的起居、训练乃至作战准备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军营内的篝火因湿气而难以点燃,食物也因潮湿而难以保存,士兵们的士气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更为严峻的是,持续的降雨不仅让营地变成了水乡泽国,还严重损坏了周军精心准备的攻城器械。云梯在雨中变得沉重不堪,投石机因湿滑而无法准确发射,火攻之计更是无从谈起。更糟糕的是,洪水还无情地吞噬了部分士兵的生命,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与失踪,使得本就紧张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同时,粮草补给线因道路泥泞不堪而几乎中断,后方的补给难以按时送达,周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后勤危机。
面对如此困境,援军将领李德明本应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但他的部队却迟迟未能传来捷报。军中开始流传起各种猜测与议论,有人担忧援军是否遭遇不测,有人则开始质疑此次征伐的合理性,甚至有人私下里讨论起了退兵的可能性。这股消极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军营中悄然蔓延,对周军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周世宗见状,深知此时若不能稳定军心,则前功尽弃。他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讨对策,一方面加强防洪排涝工作,确保军营基本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他亲自前往前线鼓舞士气,强调当前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在他的坚定领导下,周军逐渐稳定了情绪,重新燃起了斗志,准备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在这国家命运悬于一线的关键时刻,一位年逾半百却眼神锐利、智计百出的大臣,以他那深不可测的谋略与远见卓识,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他深知当前战局胶着,正面强攻难以速胜,且易损兵折将,遂向周世宗进献了一记惊世骇俗之策。他缓缓而有力地陈述道:“陛下,与其在此地持续消耗,不若我们暂时调整战略方向,以东进濠州为饵,行那声东击西之妙计。此举既能迷惑南唐,迫使其分散本已捉襟见肘的兵力,又可借此机会,秘密集结精锐,为后续真正的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可对外散布假消息,言称寿州已为我大军所破,此等消息一旦传入南唐守军耳中,必能极大动摇其军心士气,为最终胜利奠定心理基础。”
周世宗听后,龙颜大悦,眼中闪烁着赞赏与决心的光芒,他深知此计若成,将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于是,他不假思索地采纳了这位大臣的建议,并立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