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地二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分化与制衡,乱世枭皇:柴荣,奋斗地二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觑,一旦他们有二心,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的权力太大了,必须加以制衡。”陈安心中忧虑重重。
鉴于此等复杂的情况,陈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采取了一种明升暗降的巧妙手段。他不动声色地削去了他们手中的兵权,以看似极其优厚的待遇和晋升之名,将他们调离出繁华热闹的京师,使其渐渐地远离了权力的核心地带,从而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在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中,陈安的内心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他担心自己的决策会引起动荡,但他也明白,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迈出的一步。“为了后周的江山社稷,朕必须果敢决断,哪怕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陈安坚定地对自己说道。
陈安深知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对于军队和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所以需要一个忠诚可靠且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虽然赵匡胤战功赫赫,但他资历尚浅,如果直接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可能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和质疑。于是陈安选择了让赵匡胤接替这个职位,以此来展现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同时,陈安也明白赵匡胤虽然能力出众,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经验和磨练自己。因此,他将大部分的兵权交给了韩通这位忠心耿耿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这样做既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和安全,也给了赵匡胤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这种方式,陈安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支更强大、更忠诚的军队,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和领导能力,才能赢得陈安的信任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韩通虽然掌控着大量的兵马,但他的行动受到赵匡胤职位的限制,因此不敢轻易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此时,陈安深知,要稳定朝局,除了在军事上进行妥善安排,朝堂之上也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于是,陈安特意宣召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备受尊敬且经验丰富的当朝宰相入宫。
宫殿之中,气氛庄重而肃穆。高大巍峨的宫殿立柱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庄严的龙椅之上,陈安正襟危坐,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三位宰相。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不怒自威,仿佛是天下的主宰。此刻,他微微皱起眉头,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道:“三位爱卿,如今局势复杂,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多艰,朕深感担忧。朕特任命你们三位主持大局,望你们不负朕之期望,为后周的繁荣稳定尽心尽力。”
范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