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阮义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布列松的“谜”,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阮义忠,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实的核心地带。和《丝袜面具的脸孔》不同的是,他已经十分清楚梦境所包含的意义,他很淡然地“看”着情景的每一个细节,从出现到消失,不会被梦中的情节所感染。而第一张照片像是他在梦境中看到预兆,想了解它的含义。

柯特兹的这张树景是活生生的,它被锯成松散的一堆材干,后面正有人在借此起火。两张照片同样以一截截的木材作为象征主题。布列松在晚年还是用柯特兹的方法在“看”世界,他从来没有改变眼光,只不过他越来越冷眼、越来越精辟地把现实世界和梦境拉近。

最早对布列松做历史定位的评论家就是纽希尔,他在三十九年前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这么提到:

如果你反复地要求,布列松会告诉你,摄影对他而言是一种笔记簿、札记或日记:一个记录他所看到的东西的“物体”。这个超简化的说法,使我想到塞尚对莫奈的赞语:“他只是一只眼睛——可是老天,这是何等厉害的一只眼睛呀!”布列松的眼睛具有高度个人化、透视性和令人惊讶的视野。一种从不曾是表面的视野,不是生理行为的视野。他常说:“一个人必须用心和眼去摄影……”

“只是一只眼睛”是塞尚对莫奈最高的礼赞,而对布列松却有另一番意义,因为他后来真的坏了一只眼(左眼永久性斜视)。世界对他来说,一日比一日像梦境。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U151545.jpg"/>

Henri Cartier-Bresson,马德里,1933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U151558.jpg"/>

Henri Cartier-Bresson,克什米尔,194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破:炎帝请克制,为兄真挺朴实

冷萃不加冰

绝色风华

匿名

异界之武步天下

陈逸在映月坞

我是特勤啊,怎么全是变态技能?

KISS云中

穿书七十年代我靠种树成了大佬

水清李李

继承阴阳酒店后暴富了

木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