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二十一章 庙中往往来击鼓
马伯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下册 第二十一章 庙中往往来击鼓,七侯笔录(笔冢随录),马伯庸,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怪,当年死在董仲舒手下的笔灵不知有多少,自然形成极重的煞气。寻常笔灵见了,无不退避三舍。
忽然之间,陆游眼神瞥到笔身,他注意到这天人笔虽然气势惊人,笔头却是半白半黑。寻常毛笔蘸墨,多是笔尖黑而笔肚白;而这支天人笔却与常识迥异,笔尖是白的,再往上的笔肚却黑得像浸透了墨汁。
“莫非那个就是笔冢主人的封印所在?”陆游心念一动,连忙靠近朱熹道:“老朱,老朱。”朱熹被那天人笔的气势所惊,双眼迷茫,直到陆游拼命摇晃他的肩膀,才如梦初醒。陆游道:“你注意到了没有,这支天人笔虽然主动现身,却不曾出殿一步。我们站在这里,除了精神上略受冲击,别的也没什么异状。”
朱熹何等聪明,只略一想便道:“你是说它其实根本出不了殿门?”陆游道:“对,我觉得笔冢主人的那道封印,仍旧还有效果,所以这天人笔活动范围有限,只要咱们在殿外,它便奈何不了。”说完他把天人笔笔头半墨半白的异象说给朱熹听。朱熹为难道:“可我们在殿外,虽然它无奈我何,我们亦无法闯进去。”
陆游双臂交拢,关节发出嘎巴嘎巴的脆响,从容道:“这好办,让我进殿去试探它一番便是。”他说得轻描淡写,可谁都知道这一去绝对是凶险无比。朱熹闻言一惊,把他扯住,沉声道:“你可不要轻敌,那可是董仲舒董夫子,不是我们所能抗衡的。”他自幼向学,把这些大儒先贤奉若神明,如今亲见,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
陆游盯着那天人笔,嘴边露出一丝戏谑的笑意:“若换了别人,恐怕是不行。不过合该这天人笔倒霉,今日之我,正好是它的克星。”朱熹见他说得坚决,便从怀里取出一卷书来放到陆游手里:“董夫子一生精粹,就在这本《春秋繁露》。你带上它,或许这天人笔能看在往日情分,不会痛下杀手。”
陆游笑道:“你这家伙,平时木讷少语,这会儿却忽然话多起来。”朱熹“哼”了一声,抿住嘴唇,仍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冷冷回答:“书到用时方恨少。”陆游见他难得地说个笑话,哈哈大笑起来。
陆游又转身对身后几名笔冢吏叮嘱道:“我若是出了什么事,我的性命可以不顾,你们记得一定把从戎笔收好,去交还笔冢主人。这是他借给老夫的,不还给他可不行。”诸葛宗正和韦时晴面面相觑,觉得这位陆大人似乎在交代遗言,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这时候一人从队伍里毅然站起来,大声道:“陆大人,我陪您进去!”陆游一看,原来是韦才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