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闲得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雄心勃勃,一九八一年,实在闲得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得前瞻一点应该也无妨,有“天才”光环做挡箭牌呢!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国家执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大包干,这条路完全正确。
但是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农民少了管束还用不着上工挣工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何去何从?”
“对呀!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县里已经在苦思对策。各乡镇组建建筑队去东北是个不错的办法。”
“沈叔叔说得没错,我们县的就业岗位有限,保守估计以后几年会有十几二十万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找工作。
搞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确实能够消化许多没有技能只有体能的农村劳动力。”
“嗯!你的分析大有道理,农村年轻人中只有体能没有技能的超过一半,以后这些人的就业很成问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我们三水县要先走一步。”
沈建华很严肃道:“别卖关子,一口气说完!”
“东北有三水县建筑工在建设大庆,这远远不够,我们县还应该牵头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可以在京城、沪城、深圳、广州建立据点以点带面。
名称叫做办事处、联络处、或者叫做三水县同乡会,反正不管叫什么名字,最好能够做到提供一二百人临时落脚。
县里可以委派一位副县长参与接洽业务,有了处长这个级别跟相关单位谈判,受到重视的程度截然不同,只要能够率先进军大城市的建筑市场,这碗饭至少足够吃三十年。”
“吃三十年?你的估计太乐观了吧?只要能够吃三五年,我就要烧高香了。”
“沈叔叔,你有没有出过国?”
“没有!”
“建议你有机会要去国外看看,最好是去美国,实在不行去日本、南朝鲜,要是这些地方也去不了,你就去香港看看。”
黄道舟见沈建华貌似不高兴了,干咳一声,道:“黄瀚,说话注意分寸,不要太‘老卵’。”
“没事、没事,我爱听,而且听得很认真。黄瀚你接着说,怎么难听你就怎么说,越难听越好,我一点点都不生气。”
“我们国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将要创造奇迹,现在我们的城市拿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破败不堪,差距超过五十年。
但是你我都要相信,勤劳的中国人民会用汗水重新建造出一座座雄城,最后反超欧美列强。
我可以预见,国家需要上千万的建筑工,我们三水县的农民总共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