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闲得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零二章 旧地重游,一九八一年,实在闲得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不觉中就聊起了实验小学的发展。
由于教学质量好名气大,实验小学成为了三水市家长们的首选,如今一个年级达到了九个班,每个班级不少于六十五人。
学校已经满负荷,没法应对越来越多的入学儿童。
黄瀚认为实验小学受限于占地面积,不能原地扩张了,他提议开设新校区,成立实验小学西校,而且建议建造初期就以一流标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得花多少钱啊?
所有人都提出这样的疑问!
黄瀚给了肯定的答复,市里给多少钱算多少,其余的钱由“家园集团”出。
实验小学只要给出承诺,购买“家园集团”在实验小学西校区两公里方圆里开发的商品房,子女必然获得进入实验小学就读的名额!
此时还没有学区房概念,但是已经开始执行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
只不过这个就近没有具体尺度,活动能力强的家长依旧能够把子女送来实验小学。
三水市撤销、合并乡村小学,没有导致适龄儿童失学。
原因很简单,苏南省学风鼎盛,无论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绝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县宣传部在撤并乡村小学时,进行了广泛宣传,宣传重点当然是好学校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沈晓蓉、张春梅、黄瀚、黄馨、王宇、卫红星等等考入名牌大学,甚至于考上美国名牌大学的故事被大讲特讲。
这不是忽悠人,后世总在强调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而事实是,由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家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出头。
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种差距不是太大,选择把孩子送到三水市实验小学读书,只要用点心就能做得到,用不着太多成本。
因为此时基本上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
也就不存在有钱的家长能够为孩子买更多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其实进行了额外辅导,就等同于跟其他同学们不正当竞争。
就造成了同样的智力水平下,孩子家长有钱,孩子就能领先一步。
当下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孩子智力值在线,肯认真学习,用不着任何额外补习,考初中、高中,最后被名牌大学录取不是梦想。
而且寒门学子的比例特高,太多农村人家的穷孩子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
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三水市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