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人工智能赋能精密装备
吾不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人工智能赋能精密装备,科技强国:科技落后还想制裁我?,吾不吃肉,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负责人李开回以及林鹏这三位关键人物深思熟虑、反复研究之后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人达成一致共识:工业 4.0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生产运作模式。
想要切实有效地达成这一高度自动化的宏伟目标,那便需要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坚实可靠的支撑基点。
因为唯有借助于人工智能这种前沿科技手段,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并促进各类设备的自动化进程。
根据林鹏的观察,他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那就是,尽管工业 4.0的理念已经被广泛宣传了许多年,但它似乎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难以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哪怕是在十几年后也一样是如此。
经过一番仔细分析,林鹏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制造工业设备的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这些企业往往专注于传统的物理技术,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去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
因此,它们无法实现工业设备的全面智能化升级,使得工业 4.0的美好愿景始终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那些在互联网领域呼风唤雨的头部公司,虽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但他们却对涉足工业设备制造领域兴趣缺缺。
毕竟相较于互联网行业丰厚的利润回报,工业设备制造不仅投入大,而且能带来的收益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仨瓜俩枣”,实在难以引起这些巨头们的关注和重视。
即便是偶尔出现一些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尝试合作的案例,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机械设备之中。
然而由于双方在各自的需求、业务模式以及技术标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合作往往面临着重重困难。
最终导致合作程度不深,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如今,林鹏既拥有一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同时还掌控着一家精密设备制造公司。
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看到了将工业 4.0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于是,他自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倾尽全力推动工业 4.0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从而助力华夏工业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林鹏微微眯起双眸:“倘若我们有办法将良品率提升上去,将 16nm制程的处理器成本被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那么就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这种处理器的条件和可能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