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八四〇章 得偿所愿,寒门状元,天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瑾将朱厚照传召他回朝的圣旨供起来,恭恭敬敬跪下,对着圣旨猛然磕头,“砰砰”作响,额头很快便青紫一片,起身后更是老泪纵横。
看起来做的是无用功,但这一切都被钦差宋起看在眼里。
宋起默默抹了一下眼泪,暗叹:“要说对陛下的忠心,旁人岂能跟刘公公相比?难怪陛下对刘公公如此信任,即便刘公公之前做了些错事,但他向着陛下的心却一直未变。”
想到这里,宋起忍不住回京后对朱厚照说明他见到的这一切,主动为刘瑾表功。
……
……
胡琏的中军大帐内,刚刚走进来的一群将领正为首功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胡琏麾下除王陵之、马九和荆越外,其余将领基本都是从外地调至京城换防,他们对功劳的渴望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穷乡僻壤之地当兵,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油水,能换防京城,看起来是背井离乡,但其实比留在地方好太多了,如今到边关打了一场仗,获取的功劳便是之前几辈子都得不到的,田地和银钱赏赐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军职的提升。
“……不必多说了!”
胡琏不厌其烦,喝止争执。
虽然胡琏行军打仗很有章法,有一军主帅的威严,但治军到底还是缺少经验,再加上他手下的荆越、王陵之都可独当一面,平时跟着沈溪久了,自然心高气傲,至于地方上那些将领更是不把胡琏当回事。
行军打仗时听从调遣,与其说是在听命于胡琏,倒不如说是在听命于兵部尚书沈溪。
沈溪的作战意图靠胡琏传递下去,那些将领对胡琏的尊敬程度并不高。
荆越率性而为,心中虽对胡琏不服,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此时他嚷嚷道:“胡军门,您说说,这场胜仗明明是咱们打下来的,凭啥让其他人分功,还把首功让出去?咱这么回京城,岂不是很窝囊?”
“对!”
王陵之在旁振臂一呼,显然抱着跟荆越同样的想法。
胡琏比较无奈,他知道,手下这些人中,最有本事的就要数王陵之和荆越,这两位是领兵冲锋陷阵的最佳人选。
至于马九,那是技术流将领,平时显得有些沉闷,但指挥起火铳兵和炮兵来,经验丰富,在宣府军中,能指挥热兵器作战的人屈指可数,马九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胡琏不想得罪王陵之和荆越,他知道这二人都是沈溪嫡系,这次前来宣府纯粹是为他撑场子,作为主帅当然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