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棠落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棠落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陛下看他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也只是略微的斥骂了他几句,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让他留下奏折后退去,卫衍当时就觉察到了不对劲,但又不能把呈送到皇上面前的奏折给撤下来,只能暗自祈祷皇上不要去翻阅。
但天不遂人愿,翟崇进来的时机太好了,正好卡在醮子礼已毕而亲迎未到的时间段,向来看太子不顺眼的皇上,就算是在他的大婚之上,也不会做出一个慈父的样子与之谈心,百无聊赖之下就拿起奏折翻看了起来,紧接着就是龙颜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一扔,就安排内侍前去拟旨,要罢黜全天下寒门子弟的官职。
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太子一定会出言劝谏。
卫衍急得不行,又能捂住太子的嘴让他不要言语,最后的结果就是太子被逐出上京,而两封奏折上所涉及之人一被赐死一被罢黜。
传闻说是争吵,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皇上在单方面责骂太子,只因太子看了奏折之后,劝谏了一句,觉得他因一人之过就要罢黜天下寒士的做法实为不妥。
“父皇怎能因一人之罪而迁怒天下人,这位明州的郡丞固然贪赃枉法十分可恨,按律法处置了便是,何必要因此就罢黜全天下的寒士,而另一个奏折上的乐副尉,又显得何其无辜,只因祖上是贱籍,就要无罪被罢黜,完全枉顾了他本人早已脱籍入良的事情,如果各地都能以此为由罢黜无罪官吏,那么朝廷特设的脱籍政策,不是形同虚设吗?”
太子的话说的是有些直白,也不太好听,会引起本就忌惮于他的皇上震怒也无可厚非,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其中满含的都是翟氏的算计。
什么时候一个郡丞贪赃枉法和一个郡副尉因籍被免的事情,也需要递交到皇上的手里过问,这是直接当尚书令不存在吗?
那个让皇帝震怒贪赃枉法的郡丞,不正是出自翟氏的祖地明州吗?至于另一个用来引起太子怜悯无罪被罢黜的副尉,应该是随机挑选的倒霉蛋,不然天下间哪来的那么多巧合。
可惜太子母家早已倾颓,朝中又没有能够说得上话的官员,自己本身也颇受帝王猜忌,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而翟氏,先不说受尽荣宠的淑妃母子,就说身为当家人的翟崇,那也是简在帝心的实权人物,兄妹二人里应外合,中间再加上一个颇讨皇上喜爱的晋王彩衣娱亲,本就有些直率的太子,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朝中也有些奉行嫡长继承制的臣子,但在皇上显而易见的偏心和翟氏如日中天的威势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