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彦的三问,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力,说舍就这么舍掉了?
“在下佩服,佩服啊!”李邦彦不得不感慨。
宰相,三公之首,权柄滔天,就连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是设置三衙,又是设置枢密院,设置率臣等等手段,来削弱相权。
可是,现在的时局,枢密院话事人蔡攸,不吭不喘,闷头做事。
三衙指挥使更是直接空缺,自从梁世成刺杀沈从逃亡临安之后,就一直空缺到了现在。
太子年幼,皇后虽是将门之后,但是这大宋禁军调度、粮草皆由李纲一人把控。
真的要反击,那就是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李纲的整体实力虽然不如将门爪牙,但是有天子大义,也能够和将门杀的你死我活。
“这种为了大义舍私利,某做不到,今天算是见识到了。”李邦彦感慨万千。
官家走的时候,故意没有设置三衙指挥使,枢密院让蔡攸做个人形图章,目的就是增加李纲的权柄。
“我相信我做的事,官家不会怪罪。”李纲非常确信,官家如果面临这种情况,他在这个多事之秋,也会为了保存实力,选择妥协。
妥协的多了,这大宋和过去,不会有什么分别。
李邦彦听明白了李纲话里的意思,官家也会选择保留实力,不给异族可乘之机。
李邦彦不得不叹服,这君臣二人,没一个人把权力看的多么重要。
这李纲做了一个月的宰辅,见识就已经如此非凡,也是奇才。
“第二个问题,就是李太宰,转移工赈监、军器监之事,不知李太宰有何打算?”李邦彦问起了具体的事物。
到了这方面,李纲就不如李邦彦的多了。
毕竟李邦彦做宰相数年,里面有很多规则,看的比李纲更加明白。
李纲说了下自己转移工赈监和军器监家属的事,让李邦彦叹息。
“趁着时间还有一些,组织人把军器监的能装走的,比如陶炉之类的全部搬走。”
“既然不给将门留下东西,那就一点一滴都不给他们剩下。将门的人会等着你忙完所有的事,才拿掉你的宰相位置。”李邦彦建议道。
而且他小声说道:“明日自辩,你就要求自证,汴京城闲人有的是。找一百个空白的房间,把你那道算学的题验证一下。至少能拖延十天的时间。”
李纲摇头说道:“我把能想到的拖延时间的办法都想到了,这自证的法子,耗时十多天,就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