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然赵构坐得稳,赵桓这个皇帝,也做的省心。
帮钟相的儿子钟子昂,亘古未有之事。但是李纲怎么都觉得官家会选择后者。
赵桓想了想说道:“钟子昂不能放,得留在京中。他是那个什么楚国的太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钟子昂得留在汴京。”
“倒是杨钦可以商量下,朕决议招安杨钦,可以给他封一个水师教头,同理杨幺等人,一样的水师教头,都是从九品的小官,帮朕在洞庭湖训练水军。”
“李太宰以为如何?”
李纲久久没有说话,钟相是造反,这皇帝帮叛军,哪里有这种道理?
但是李纲总觉得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官家的改制。
对于官家,李纲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来,在官家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勋贵和士大夫,而是那些土里刨食的百姓。
“臣以为,可以给杨幺、杨钦更高一点的官职,比如水师统制?”李纲试着问道。
赵桓想了想,一个从九品的官,还是小了点,这群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起义军,既然已经决定招安了,那就不能那么吝啬,两个统制而已。
统制乃是旧兵制的官职,是一个派遣。
“杨幺和杨钦二人可以为统制,每人一个七品官,然后其他几个人,都是教头,从九品,负责在洞庭湖替朕训练水师。如果杨钦不愿意,那就跟着钟子昂在牢里关着吧。”赵桓告诉了李纲他的决定。
他对这群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爱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乱。
封两个七品的官,已经是赵桓能够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们无功而受禄,在往上升,那对不起在边地舍生忘死的军卒了。
所以,赵桓授予的是旧官职,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对于新军爵,那是赵桓把控军队最为重要的手段,无功不可授。
这也是种师道在交给赵桓新兵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告诉赵桓,这个兵制的注意事项。
李纲俯首说道:“臣领命,杨钦不同意也会同意的。”
赵桓犹豫的说道:“这事你和宇文虚中说说,让他和沈从合计一下,把皇城司的察子派过去一点盯着。”
他之所以犹豫,是他手里的军队,不兴监军那一套,不管是哪个部队,赵桓都没有派监军的习惯。
但是现在这群人是反贼,还是派点察子过去监察着,没事做做思想工作,这样更稳妥一些。
“臣领旨。”李纲回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