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穷奢极侈,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十分不妙!
在看了几卷经济学类的书之后,赵桓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彻底放下了这些西方编纂者的著作。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通行世界,不基于所处地区文明、文化、工业化程度建立的经济体系,只是空中楼阁。
对于大宋的经济体系,有专门的计省依据生产力,不断的给赵桓谏言,出谋划策。一点都不比这些书籍差。
赵桓最后屏蔽的就是时尚杂志和娱乐杂志,类似于《意林》和《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
对于图集类的书,穿衣服的基本都被屏蔽了。
至于不穿衣服的,赵桓倒是没有屏蔽,等到积分富裕的时候,兑换两本。
当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不穿衣服的书籍,是馆藏类的藏书解刨学方面的著作。
并不是什么IPTD-xxx,IPZ-xxx之类的东西。
而此时此刻的赵桓非常的羡慕赵佶,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住在艮岳宫里,倒是异常的优雅和潇洒。
赵佶被沈从取走了童贯给他留下钱以后,就穷的叮当响,而赵佶又不太愿意向赵桓要钱。
毕竟赵佶做事不地道在前,而现在舔着脸问赵桓要钱,赵佶拉不开面子。
所以,赵佶最近写了很多的字帖,画了很多的书画。
赵佶是个艺术家无疑,赵桓看了两三幅字帖,又看了几幅画,也不得不感慨,赵佶这家伙,浑身都是艺术细胞。
那种古韵的美,让赵桓这个不懂艺术的家伙,都能看上半天。
赵佶想要办个书画展,通过收门票,来弄点钱花,在李师师的把关之下,这些书画倒是一点都不敏感。
赵桓准了艮岳宫办画展的请求,并交给了李师师去运作。而赵佶也有自知之明,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意思。
赵桓为何同意了这个决定?太上皇这种危急皇权的生物,不是应该全方位的封锁吗?
为了仁义二字。
当然,赵桓并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青史留名,父慈子孝之类的字眼,他要宣扬的仁义,是对流落在外的二十六名皇子宣扬。
你看,太上皇在京中不仅日子过得极为潇洒,连个人抱负都可以实现,个人书画展都是被允许的。
甚至赵桓还提议了赵佶出席书画展的开幕仪式,结果赵佶非常明知的选择了称病身体有恙,不适合抛头露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