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昭勋阁特制章,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他们去地下弄个清楚吧。
他要建立的昭勋阁,目的是为了表彰现在大宋的功臣,杨业都有了位子,自然也要给狄青、王安石都给加上。
赵桓将自己梳理的名单交给了李纲和李邦彦,让他们考虑一下。
“种少保不在太上皇之侧?”李邦彦看着名单愣愣的问道。
徽宗的名单里孤零零的只有一个韩忠彦,韩琦的儿子。
而且李邦彦可是亲历过宋徽宗一朝,韩忠彦两次被下放知府,其实在朝堂中的时间并不长,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却终究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种少保当然立在朕的庙宇里,难道还能立在太上皇的庙宇里?”赵桓不满的哼了一声。
其实如果不是蔡京的名声太臭,贪腐太过严重,仅从政绩上,蔡京还是够格的,可是坏就坏在了他贪腐极为严重。
李邦彦也是同理。
李纲幸灾乐祸的看了李邦彦一眼,说道:“这是早就定好的,少保配享官家的太庙,毕竟少保在太上皇时,雪藏数年之久。”
“哦,哦。”李邦彦叹气,这份名单上没有自己。
倒是李纲、王禀、李纲都在名单之上。
“当然了,朕这朝的功臣现在不立陶塑。也不祭祀。”
“功臣名单还有很长,朕打算随时添加功臣名录。但是昭勋阁特制章,还是要给的。”赵桓说道。
活人立陶塑铜像,那是咒人死的。
赵桓给自己留了地方,但是并不打算立像。
昭勋阁特制章才是赵桓此次的终极目的。
授勋,总得拿出点东西来,这昭勋阁特制章就是告诉王禀,他必然名垂青史。
而且昭勋阁特制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免死,除谋反叛国外,皆可特赦。
可世袭茵福子孙后世。
当然了,只能用一次就是了。
赵桓不觉得过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长驱数千里,使得中原免遭生灵涂炭之苦的功绩,当得此赏赐。
其实昭勋阁特制章,并非赵桓独创,这是汉高祖刘邦搞出来的一套特赦制度。
丹书铁券。
帝王赐给功臣、忠臣的一种特殊凭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丹书铁券也从丹书,变成了金书,名称也变成了金书铁券。
皇帝和各大臣一分为二,具体从哪里截开,就看皇帝的心意了。
保证了独一无二,不可被仿造之外,金书铁券的免死次数一般都在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