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赵桓三问,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翻修由洛阳到燕京的永济渠。修漕运兴商贸,国力自可与日俱强。”
“善!”赵桓将茶盏放下,这完颜宗干这么卖力的吗?
对于运河之事,赵桓有更多的想法。
从汴京黄河的北渡口,修一条铁路到燕京,还有水泥厂已经在建了,等到路线定好,就开始修桥铺路,运力还会再升一档。
“朕的第二问,大宋百年国运。”赵桓将自己的茶盏放下,看着完颜宗干问道。
大宋国运你问我个金人干什么!
完颜宗干看着赵桓咄咄逼人的眼神,坐在凳子上失神。
“官家知道某推演过大宋国运吗?”完颜宗干觉得自己也遇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赵桓点了点头,完颜宗干既然推演了金国的国运,若是没有对大宋进行推演,那才是可笑。
“官家我能问你个问题吗?”完颜宗干低头说道。
赵桓说道:“问吧。”
“官家的御案是官家登基的时候,新换的吧。”完颜宗干指着赵桓身后的御台说道。
赵桓这个还真不知道,他看了一眼赵英,这是入内内侍省的事。
“自然是官家登基之后换过的。”赵英如实回答道。
完颜宗干点了点头,坐下说道:“在黄龙府的时候,某对大宋的推演,自然是信心十足。”
“到了热河的时候,王禀和他的捷胜军,改变了我很多对宋人军卒的看法,我对我的推演开始怀疑。”
“到了榆关的时候,某和韩世忠将军称兄道弟,对宋人优待渤海人的种种举措略有疑问。我对我的推演进行了复盘,修修补补。”
“到了安魂山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百姓,进京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繁华盛景,到了文德殿,我看到了那张御案,我知道我的推演,完全是错的。”
赵桓回头看着自己的桌子,那张桌子自己都用一年了,这和自己问的大宋国运,有什么关系?
“为何?”宇文虚中赶紧问道,这是他的弟子,在官家面前,说话云里雾里,还想不想活了?!
“因为官家的御案有一处磨的极为光滑,想来那就是官家批复札子的地方。”完颜宗干指着御案上的一个角落说道。
赵桓回头一看,还别说,那地方还真是自己的平时批阅奏章的地方。
这眼睛也太毒了吧!
赵桓扭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剑器,太聪明的人,活不长啊!
你知道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