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六章 钱多的花不出去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朝堂争论,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形式。
多数的条款的制定,福利的削减和增加,都是在大朝会之前的晚上,各方势力坐在一起,早就商量好了的。
也早就呈给了官家,让官家去审批。
但这个形式,不走还不行。
赵桓装模作样的拿起了李纲的札子,朱批之后,说道:“按令执行吧。”
多数位置够不到前排的朝臣们,看着皇帝批复的札子。
有的朝臣兴奋,他们参与了朝政,甚至自己的意见被朝堂大员们所采纳。
有的朝臣灰头土脸,像是斗败了的公鸡一样,毫无斗志。
参与感。
赵桓晃着自己晕晕沉沉的脑袋,站了起来,散了这大朝会朝议。
李纲各部的侍郎留了下来,开始了真正的利益交换。
基本上域外恩迁令,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
赵桓终于打起了精神,开始参与到了朝议当中,每当他抛出一个问题,朝臣们赞同、反对陈述理由或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也让他不得不佩服,这群站在常朝上的人尖子们,思考问题之周全。
赵桓终于在群臣的说服下,暂缓了针对朝堂弊政的种种改革,一切以稳定为主,打完金人之后,再改革朝堂官制。
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了为今日朝政议论的争议点。
而且议论纷纷,讨论的极为热切。
随着商改的不断推进,大宋的依托于专卖专卖和包税扑买制度,建立起来的税务体系变得极为低效,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大宋已经一百六十年了,这套官制、税制、田制、军制,已经执行了一百六十年,处处都透着一股子的腐朽和迂腐的味道。
还是那句话,赵桓依旧认为,这天下最精妙的语言就是汉语和汉字,因为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但是最不该出现的词汇就是差不多这三个字。
大宋这套制度运行了一百六十年之后,处处都是差不多。
税务是最先暴露出来的问题。
随着商改不断的推进,大宋的税收由退役军卒组成的稽查队,进行税务稽查督促缴纳,计省的会计们计算税务,然后统收统支的让计省批条子,进行分配。
退役军卒的督查干的很不错,税稽查这三个字,就连邸店一等商户,看了也是心里发怵。
这群督查们,根本不跟你讲什么情面,追缴税务那是一个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