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纲更高明,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
按照赵桓的理解,就是立功多加三等,犯罪就也是罪加三等。
宋世卿点头应道:“官家,这就是臣认为鄂州知府应该押解归京的原因,鄂州知府赵承佑乃是赵氏宗亲,他是镇恭懿王赵元偓的第六世孙,理应罪加三等。”
赵桓一副朕听明白了的模样,仔细揣摩了半天,才问道:“就是按照宋少卿的说法,赵承佑因为是宗亲,才罪加三等,带枷进京。”
“那他欺瞒瘟疫肆虐之事,居然算不上公罪极恶?”
鄂州知府因为是宗亲罪加三等才带枷锁进京,他原来的罪恶居然就捞了个中下评的考核?
这就是赵桓的问题,鄂州知府的瞒而不报,居然还算不上公罪极恶。
宋世卿疑惑的看着官家,又看了一眼赵英,仔细思量了良久,才懂了官家这个问题的含义。
他小心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官家,水患之后常有瘟疫,不算什么稀奇事,若非鄂州知府乃是宗亲,需要罪责三等,否则顶多落一个中下评,算不上公罪下下和公罪极恶。”
“吏部考核,多由吏部牵头,官家可以问问郑少卿。”
“郑望之。”赵桓喊了一嗓子问道。
郑望之左右看了看,不停的给李纲打眼色,这个奏对,他不能回答!
否则自己怕是要以左脚踏入文德殿,被去官流放了!
但是李纲连看都没看郑望之一眼,郑望之那道札子,戳到了官家无嗣的痛脚上,作为一直希望大宋皇帝更加刚猛一点的太宰,他不希望看到有影响君权的存在。
皇帝越强势,他的商改才能走的越远。
郑望之只好硬着头皮,出列说道:“官家,的确如此,这私罪和公罪有很多讲究,赵承佑之事,完全称不上公罪。”
“一般都是激起民变才算是公罪,比如已经死了的潭州知府。公罪极恶,一般都是方腊漆园起事那种规模才算。”
赵桓点了点头,示意郑望之回班,他可以毫无理由的把金国使者以左脚迈入燕京给砍了。那是两国交锋,做的再过分,也都是为了胜利。
但还不至于为了点私事,就无缘无故的把郑望之给拖出去砍了,或者去官。
郑望之的恐惧,赵桓看得出来,他身后的人,赵桓已经完全清楚,解决的办法,就是再生个儿子,这事急吗?不急。
不如解决鄂州瘟疫急。
赵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