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储,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此时的东宫之内,皇家学院的大学舍里,太子少傅李光,正在讲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皇家学院的课程,当然是精挑细选的内容。
赵谌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娘亲和姨娘有了身孕的事,并且他的母亲也提前打了招呼,赵谌自己也明白了他的定位,未来就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混吃等死的大宋亲王。
而且他也听他的大伴说了,这两天朝议,有些朝臣就在劝官家尽早封自己王爵之事。
但是一直以来的努力的惯性,带着他对学业极为上心,他依旧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哪怕不能继承大统。
最大的情绪爆发,也就是对赵臣夫说了一句让赵臣夫离他远一些。
李光手里拿着一本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翻在晋纪一页,洋洋洒洒的说道:“西晋永嘉年间,扬州刺史陈敏在历阳叛,因为江东士族普遍不愿归附陈敏,陈敏意欲血洗江东,幸好被顾荣拦了下来。时当下中国丧乱,胡夷内侮……”
“先生。”赵谌将手举起,打断了李光的唠叨问道:“西晋时正值五胡南下之际,为何先生却使用了胡夷内侮这个词?而非五胡乱华?”
李光看了看自己的书本,又看了看提问的赵谌,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很好。”
“中国丧乱,胡夷内侮,这八个字是写在温国公司马太师所作的《资治通鉴》之上,虽然我看不上司马光这个人。”
“他在十七年后,重审阿云案是为了翻案而翻案,的确不局气,甚至可以说是小人行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文学修养和极为精准的眼光,而《资治通鉴》素有帝则之谓,某认为并未过誉。”
“中国丧乱、胡夷内侮,尤其是内侮一词上,是将五胡南下之事,定性为了家庭内部矛盾,这一点上是极为公正客观。”
岳云不耐烦的翻动着课本,相比较之下武场才是他的归宿,听到李光如此说法,他举手说道:“那先生,司马太师乃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是不是为了祖上的面子,故意这么写的呢?”
李光解释道:“司马太师的祖上荣光,这个安平献王后嗣,和昭烈帝的中山靖王之后类似,都是自称。”
岳云撇了撇嘴,显然李光的说法并没有赢得岳云的赞同,但是因为要遵循学舍的秩序,他也不好再发问。
学舍旁是一处水洼,即使是冬日,这水也是温泉之水,潺潺而动。
水洼旁的假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