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另一种秩序
赵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追逐另一种秩序,名家散文集赵玫散文集: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赵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篇小说《秋天死于冬季》的写作是一场认真的游戏,也是近年来我的一次重要的写作。
起因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希望我为昆德拉的小说写书评。于是读了他们已经出版的所有昆德拉的书。几百万字。
但我最终写出的书评加起来却只有一万多字。于是留下很多的“一言难尽”。尤其是那些感性的东西,那些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下去的话题。
但是我没有用评论的方式去完成一部专著的热情。我觉得那样对我来说未免太枯燥了。然而又不想辜负了那些我曾经认真记下的笔记。于是有一天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我的那些未尽之言,作为我小说中的组成部分呢?
如今小说五花八门。而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却陈陈相因。
很多故事几百年前甚至千年以前就已经被人描述过了,所以写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该怎样重新讲述那些已属陈词滥调的故事。
在《秋天死于冬季》中,昆德拉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昆德拉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个构成,是因为,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有着太多和我们的过去以及我们的现在相似的东西了。譬如那个总是挥之不去的“布拉格情结”,譬如当下海外漂泊者们的那绵绵不尽的“乡愁”。所以无论“文革十年”的那段残酷的历史,还是如今世纪之初的喧哗生活,都能从昆德拉的小说中找到某种契合。那么丝丝缕缕的,默契。那种默契甚至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
但是在《秋天死于冬季》里我不会太多涉及昆德拉和他的小说。而只是把他当做一种笼罩,或一种无形的精神,寓言一般的。在小说中,有以西江为导师的那个团体来研究昆德拉,就足以承载我对这位作家的理解了。
在《秋天死于冬季》中还有另一重笼罩。那就是始终在我心中萦绕的那位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戈达尔。戈达尔的存在可被看作小说中的又一个主题。依然是寓言式的。他在他电影中的独白就犹如我混乱的小说中升起的一缕清音。
戈达尔成为我的尊崇其实纯属偶然。那是因为很多年前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场合看了戈达尔的《芳名卡门》。那是我看到的戈达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所带给我的震撼自不待言。不久我又读到了《芳名卡门》的剧本。从此便将这部影片视为珍宝,甚至很多台词至今都能背诵。后来一度我曾经和戈达尔疏远。那是因为我没有机会看到他更多的影片。直到那些光碟制作者“高雅”到竟然连戈达尔的作品也翻制出来。
于是重读戈达尔,反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