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惟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负数,船行渔歌,梁惟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卖一手,多赚一笔费用。
江一龙也很高兴,要是有一批稳定的鲜鱼供货来源,他只要专心开拓市场,再也不会为鲜鱼发愁了。这是双赢的买卖。
不过,他想起了一件事。
“刘哥,兄弟们能卖鱼给我,我求之不得。但是,我只要活鱼,不要电死的、炸死的死鱼啦!”
刘卫中摆了摆手,“江老板把我当么子人了?那种缺德事我做不出来。现在政府不准搞那种名堂。再退一万步讲,我的船都是政府资助买的,我要是跟政府对着干,我还要不要脸了?不止我,和我一起捕鱼的那几个兄弟我都可以保证,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地撒网,没一个搞鬼名堂。”
江一龙松了口气,陪着笑,“刘哥莫怪,我也不是故意冒犯大家,今天刚好碰到几个电鱼的杂种。”
刘卫中了然地笑了笑,“我晓得那几个人,碰到过几回。跟个见不得光的老鼠子一样的,白天不做声,夜间下手。听到讲被大家拦过几回,赶一回他们就换个地方。洞庭湖这么宽,防不住。上回我卖鱼的时候跟几个老渔民讲,要他们去找政府投诉,让政府出面收了那些人的作案工具。他们又不愿意,嫌麻烦。”
江一龙晓得连家船这些老渔民是什么德行。只要有一天鱼打,他们就打一天鱼,从来不愿意节外生枝,多管闲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属于天管、水管,不属于地上的政府管,同样岸上的政府也不会管他们水里的事。而对于刘卫中来说,有事找政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是地上人与水里人的观念的差距。
江一龙和刘卫中从打鱼谈到种地,从爷娘谈到儿女,他们发现水里和地上有太多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更多的是思维观念上的区别。
江一龙默默地吸收着这些新鲜的观念,和他这段时间发展渔业厂的经验相结合,慢慢地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生活和生意准则。
活鱼的来源解决了,刘贵美、郝爱妹带着请来的几个村民拼了命地干,一身衣衫从早上湿到晚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鱼溅起来的湖水。
江大龙、江甲龙也加入了生产大军,剖鱼、腌鱼、熏鱼,一个个忙得搞手脚不赢,生怕耽误了给客户交货。然而,腊鱼制作需要时间,这是他们怎么加快速度都解决不了的。
江一龙这些日子天天东跑西跑,忙得不着家,不是在去客户家的路上,就是在和客户说好话,赔笑脸,希望推迟交货期。有人表示理解,有人要求解除合作,有人要赔违约金。江一龙每天都焦头烂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