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大明日报,大明:靖难第一功臣,再见是蓝,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俩,就开始行动起来。
先是把王府里面的银子,置换成宝钞,然后,朱高煦再一次出现在了赵家,直接把赵起给吓了个半死。
等到朱高煦这边提出要买盐的事后,赵起这才松了一口气。
买到了盐,朱高煦自然是心满意足,而后,立刻就在黑市当中,把这个盐,置换成了白银,然后再来置换成宝钞,去赵家买盐。
如此反复,最后,朱高煦倒是有些厌烦了,索性直接跟功勋们开始聊天。
话里话外,俩字,借钱,做生意。
而后,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被迅速的被拉到了一个战车当中。
再然后,黑市当中的盐价,更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暴涨。
齐国公府,朱棣,朱高炽,此时此刻全都坐在了任以虚的跟前。
盐价暴涨,这个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递到了他们的耳中,而这会儿,两个人也是火急火燎的,来到了任以虚的跟前。
这个,摆明了就是有人搞事儿。
而任以虚却是不慌不忙,甚至还是带着几分微笑:“皇上,太子殿下,你们看看这篇文章如何?”
朱棣和朱高炽微微一愣,就看到这个标题上,居然写着《大明日报》四个大字。
朱棣微微一愣,忍不住道:“这是什么东西?”
任以虚微笑道:“报纸,闲来无聊,弄点报纸,赚点小钱。”
“皇上,太子,你们看看这个文章即可!”
朱棣闻言,倒也不多说什么,只是低头看着报纸。
报纸的内容倒是简单,首先是介绍了制盐,到底有多么简单,再来推断,大明朝一年到底能生产多少食盐。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按照目前的货币政策,用不了多久,最多,最多也就是一个月多一点,大明宝钞就买不到盐了。
所谓,食盐和大明宝钞挂钩这个政策,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朱棣一拍桌子,怒道:“荒唐!”
“这是什么狗屁东西,怎么不说晒盐法,这是谁写的?”
任以虚微笑着开口道:“是臣,找人代笔的!”
朱棣一呆,一边的朱高炽也是愣住了:“师傅,你这是?”
“皇上,如今黑市当中盐价暴涨,敢问皇上,你想不想大赚一笔”任以虚开口道。
“这还用问,朕当然希望多赚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