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从经济上控制你,大明:靖难第一功臣,再见是蓝,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谦从任以虚这边接过了文章,而后仔细的看了下去。
这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什么之乎者也。
这也是报纸的一大特点,简洁明了,不能有任何废话,不准引经据典,就事说事,不然就这么点版面,如何能够容纳那么多的内容?
报纸最主要的还是勉强大众,面向平头百姓,价格也是越低越好。
伴随着新一版的《大明日报》刊发。
瞬间,整个大明朝都开始沸腾起来了。
晒盐法,增加了十倍百倍的产能,从此盐价固定,永远都是八十块钱一斤。
消息一出,顿时无数人都开始激动起来了。
真正开心的自然是普通的老百姓,一斤盐八十块钱,对于这个年代来说,那简直不要太便宜。
整个大明朝,人均一年的食用的食盐,那是很少很少的。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下来,需要吃盐50斤,平均一个人,也就是10斤的样子。
这么算下来,一个人一年下来,也就是花费八百块钱的样子。
这个价格是很低很低的,至少,比起从前,那是能吃上盐了。
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盐,也是极为重要的物资,用来制作腊肉,咸鱼,如此才可以长期的储存食物。
盐价,开始逐渐的稳定下来,大明宝钞也开始迅速的流动起来。
任以虚这边王谦聊完了之后,随后就直接找到了夏原吉,开始商讨下一步。
接下来就是税收,税收,收的也是宝钞。
其次就是朝廷,需要从百姓的手中,统购粮食,这个粮食价格的界定,再来进一步就是粮食绑定宝钞。
此外就是白糖。
夏原吉现在对任以虚的手段,也是佩服的不得了。
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硬生生的,把已经是烂掉的大明宝钞,给重新捡起来,让大明宝钞有了信用。
任以虚耸耸肩道:“夏尚书!接下来的任务还是很大。”
“第一,每年我们发行多少的大明宝钞合适。”
“第二,如何继续稳定大明宝钞的币值。”
“第三,怎么让蒙古人,高丽,岛国这边使用我们的大明宝钞!”
两个人商讨了一会儿。
夏原吉就发现,任以虚这个家伙,提到了四个字,经济掠夺。
也就是说,用大明宝钞这么薄薄的一张纸,就能从岛国这里购买到白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