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外漏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子入狱,终为云竹心,花外漏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上奏,贞和帝已经快把盛弘砚还在外头查案子这个事给忘了。
毕竟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北境宣王那里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的奏折没有经过内阁,直接递到皇上跟前。
所以蔺问渠压根就没看到弹劾污蔑盛弘砚的折子。
他拿起来一看,太子的口吻和定罪态度坚决。
再一看证据,这不都是他自己办的事吗?
竟然安到了宣王头上。
颠倒是非的高手。
“太子倒是也给朕跟前递了个折子,真这么一看下来,和你的说法竟多有重合之处。”
蔺问渠丝毫不慌,他料到太子一定会动手脚,只是他若是抓不到实打实的证据,也不会往奏疏上多写一个字。
凡是他写出来的,皆能提供出可靠的证明。
“陛下,臣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说辞,只是臣要为宣王殿下说句公道话,他常年在外,怎会参与这等通敌卖国行径呢?定是误会。”
贞和帝头都大,他也希望是误会啊。
他希望两个儿子都没有罪,都是误会。
“但凡换个人,就算是嘉宁伯上疏说太子参与了通敌,朕都不会相信,可你向来稳妥,你的话,朕不可不信呐!”
贞和帝还是颇看重蔺问渠,往常他的话贞和帝都会放在心上,更别提这么大的事。
蔺问渠暗暗庆幸,幸好没让沈明谦出头。
陛下可是当着他的面亲口承认了,就算是沈明谦说出来他也不信。
人家最信的是自己的儿子。
“请陛下明察。”
“太子已禁足,这事就交给毅王去办吧,你协助毅王把所有证据都收齐。”
“至于宣王那边,朕会派加急驿马去催,他若没有进度,或者信口开河,便立即调回!”
贞和帝到底把太子的话给听了进去,多少也对盛弘砚生了疑惑。
盛弘砚在北境根本顾不上往殿前传信,一直在阻拦运粮。
不拦不知道,一拦他才发现,这边竟有如此多臣服太子,甘愿给北坞送粮的人。
耿宽他们一开始只调了五千军马,可是根本就不够,后来又调了五千。
结果不知从哪里又冒出来一帮人。
这下他便只能再增加,增至两万人,才压住了这一趟。
粮食拦住,北坞的接粮部队的头目也被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