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新盐法成效
哀花浅自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新盐法成效,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哀花浅自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每纲二十五只船,直接将盐运到目的地才能将盐卸下。
原本是想用韩明之法,接受私盐贩子手中的渠道,从广南路转运新盐。
奈何此事引起广南路私盐贩子和走私者不满,导致内部不稳,使得计划落空,只能采取从淮南运盐。
这可把淮河流域的官盐衙门和盐商吓傻了,从没见过如此之多的订单。
忙前忙后近一个月,这批货才陆续进入江西境内。
蔡挺和曾奉先顺便借口实地勘探,将江西境内的河道工程走了一遍,得出赣江道险。
遂讨论决定,要求盐船三年一换,明确以盐纯杂增减为纲官、舟人的赏赐标准,食盐质量也有所提高(吏人、士兵不敢再往盐中掺合砂石)
如果纲船所载超过官府所规定押运的数量,剩余的盐全部由官府平价购买。
然后将钱发给押运纲船的吏人、士兵手里,这样就减少了押运食盐人员偷盗食盐的现象。
这极大的增强了江西盐官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卖力在盐业方面,进行严格筛选和低价兜售。
同时蔡挺和曾奉先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步,下令降低官盐价格。
这一下子,算是彻底砸碎了私盐贩子最后的家伙事——盐价。
老百姓们也看到了官府改革新盐法的诚意,一下子调转风向,大力赞扬官盐。
于是在江西私盐贩子的眼前,他们赖以生存的团体破散,甚至连作乱的手段和底牌都被韩明一手掐灭。
自此,积蓄十数年来的盐业弊政灭绝,而‘官盐差而价贵,私盐贩子的盐好而价低,故私人贩盐之风日长’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至嘉祐三年十二月年底,全江南西路增加卖盐十二万。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韩明带着一众人,先是平灭江西匪患,再雷厉风行的推动改革。
如此雷霆手段,镇住了江南西路一众官员,不论是见到安抚使司的任何人,都有点小心谨慎的意味在其中。
更有甚者,联系江西出身的王介甫作为中间人,想要与韩明搭个关系。
结果这事都没到帅司衙门,王介甫一个人把他们全都挡在外面了。
这让韩明看的直乐,有一个王介甫这样的人在身边,很多人情往来倒是轻松至极。
时间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嘉祐四年的元宵节。
韩明也没再做那些一惊一乍的事情来宣告自已的存在,但是汴京城内还是没办法不关注这位仁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