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改革变法
哀花浅自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改革变法,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哀花浅自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门口捡起一张写满字的纸看了起来。
“青苗法?”
“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
“当年借款随夏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
“优势之处在于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士农矛盾。”
“局限之处则是要求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司马君实一句句的读出这张纸上的内容,不由得神色一正,转头看向有些惊疑不定的王介甫。
“韩侯这是在书写改革变法的建议?!”
王介甫立马蹲下身子,从一张张纸中检索内容。
“一条鞭法?!”
“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这!”
王介甫的脑海里瞬间划过这条政策对于大宋如今课税繁重的巨大意义,不由得神色振奋,划拉着地上的纸张,小心翼翼的捧着观看起来。
而司马君实也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立马和王介甫一起,二人合力整理起地上的纸张,丝毫不介意地上的灰尘。
这一幕要是让外人看见,估计能惊掉下巴。
三个朝廷大员,一个躺地上,嘴叼着毛笔杆发呆,另外两个如同进了宝山的疯子,不断趴伏地上整理着。
不到片刻,被韩明挥洒的到处都是的纸张,被王介甫和司马君实收拾完毕。
看着还在发呆的韩明,王介甫不由得讪笑一笑,搓了搓大手,挨着对方坐在地上。
“韩侯!”
“干嘛?”
“您这是要预备开始全国改革变法了吗?!”
听到王介甫的话,韩明晃了晃神,撑着地板坐起,看着面前的一脸汗水的王介甫、司马君实二人,不由得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