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你来我往
哀花浅自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你来我往,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哀花浅自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来,可不是一两个人有心就行了。
“阁下此诗甚妙,苏某这里也有一首新作,还望大人品鉴。”
苏子瞻轻轻挥舞袖袍,背负双手,缓声念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哲理和深意,只是简单形容了一番西湖之景色。
这是前些年苏子瞻被调往杭州任通判时候,有感而发,作出这首诗。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词句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诗人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可今日参与诗宴的人都不是好相与之辈,单单听完就脸色微变,就明白这首诗的情况。
“虽没有过多的深意和借景抒情,但是遣词造句功力之深厚,可谓七言中的佳作。”
“此文笔非大才不可得,这位小苏先生的诗词之道,堪称大宋顶尖!”
“虽未曾游过西湖,但听此诗,跃然眼前,让人心生向往啊!”
“单从此诗作看,已有返璞归真之境,可谓神人啊!”
“。。。。。。”
现场响起一片赞誉声,多是对刚满二十八岁的苏子瞻的肯定,毕竟如此年岁能有如此诗词造诣,整个天下,除了韩明,找不出第二个。
而韩某人则是牙疼的紧,毕竟现在的苏子瞻人生轨迹与原来不同。
因为其父苏明允对于韩明执政理念的认同,以至于整个苏家都站队新政。
这样一来,本就喜爱诗词文章的英宗皇帝以及未来的神宗皇帝,看老苏家也是一百个舒心,一百个开心。
同样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韩明所始料不及的,由于这波成功的站队,苏子瞻也没有了被贬谪的经历。
但是却做起了游山玩水的勾当,南方大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词之名。
只不过比起曾经那位郁郁不得志的苏子瞻来说,现在的他意气风发,诗词佳作中所包含的韵味也少了许多。
但是天才就是这么不可理喻,缺少了仕途坎坷的加成,苏子瞻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