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好口碑传到校外
西区二巷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好口碑传到校外,重生之老李的1987,西区二巷7,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近70元的样子。
李永恒忍不住想着:光是从菜票顶替钞票的收入来看,本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手上的闲钱是真不多!
不过还好,勤工俭学的几种食品定价也非常的亲民,让清贫的同学们买得起。
开始扫视这个面积不小的、目前还是空荡荡的遮阳棚,假如下午就去把桌子凳子什么的弄来,摆好,再摆放一台大彩电,加上一套卡拉OK设备,嘿嘿……
正想得高兴,校门口那边,一阵嘈杂的人声由远而近,再加上一阵一阵的自行车的铃声,又有很多顾客来买东西了。
情况不对啊!大热的天气,哪来的那么多人?
“老板,给我十个肉夹馍。”
“老板,我要十五个八宝粽。”
“鸡蛋饼怎么卖?我要20袋!”
……
什么情况这是?李永恒吃了一惊。怎么突然冒出好些个大亨级别的同学?
不对啊。他们说话的口音,都是正儿八经的普通话。跟本校学生平常说的方言,有极大的区别。
看他们的长相,人高马大的,不像是本校的学生。
越想越对,这些大了一号、出手大方的顾客,应该是隔壁的地质大学的大学生!
他们是怎么知道,本校的勤工俭学的摊位和食品的名称?
李永恒呆在一旁认真观察,来人至少有十多个,男的女的都有。他们几乎把老杨和老韦的这个摊位的食品一扫而空!
实在是出乎意料啊,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隔壁院校的大专生,李永恒从没把他们列入潜在的顾客群体当中。
更奇怪的事接着发生。从宿舍楼方向那边,又有二十多辆自行车朝这边驶来。
车上,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跟遮阳棚的这些大学生汇合。几十个大学生肆无忌惮地大声说笑着,感叹勤工俭学的食品太便宜,味道太好吃。
以此类推,他们应该也把其它三个摊位的食品,进行了地毯式的大抢购!
有个身材高大的、满脸胡子的男生,问老杨:“老板,你们的食品还有货吗,晚上还要继续在这里卖吗?”
老杨用带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回答:“有的。晚上会继续卖。”
“哦,那就好了!对了,你们这儿,搭起两个遮阳棚,却只有一辆三轮车,显得空空荡荡的,为什么啊?”
“这个……这个问题吗?你问我们的老板吧。喏,他就是老板。”老杨一时间难以回答,回头指了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