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独步微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章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害我全家灭门,归来后嘎未婚妻腰子,独步微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行人看到这是一阵阵吃惊。
因为这些古乐器,不管是哪一种,想演奏好,那都是极难的。
编钟构成复杂,全套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根据敲击部位的不同,每件钟都能奏出多个音律,对敲击的准度和力度以及时机,要求极高。
稍有半点差错,就会使乐曲的完成度大打折扣。
也正是因此,整个龙国能够熟练掌握编钟敲击的乐者,也不过几十人而已。
而真正能称之为编钟大师的,更是只有寥寥几人。
箜篌虽然从结构上看要简单不少,可弹奏起来,却是要比编钟的精准度要求更高。
它的每一根弦,都能形成数个音域,指法的不同,表达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
一般箜篌都是四至九根弦,多的能达到十四根或二十五根。
弦数越多,掌控的难度也就越大。
而眼下被请上台的,却是难上加难的双排弦箜篌。
据说这种箜篌的真正弹奏方法早已失传。
之所以会在音乐节上出现,不过是主办方为增加古典乐氛围,特别陈放出来供人参观的。
再说缶,也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龙国古乐器。
但这种东西其实在先古时期就是用来盛酒的瓦罐瓦盆。
古人喝酒喝美了,就喜欢用手敲击缶来助兴。
渐渐地,也就演变成了乐器的一种。
别看缶的外形结构简单,但若打击得当,同样能出来清脆明亮富有节奏感的美妙音律。
传闻秦昭襄王就是一位先古时期的击缶大师。
关于他击缶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我滴个乖乖,这位面具哥到底在搞什么飞机啊?他不会是要演奏这些乐器吧?”
“不能吧,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些乐器演奏起来也不怎么好听啊。用它们PK,不就是个输么。”
“我说你们也忒高看这家伙了吧?他认不认识这些乐器都两说,还演奏呢。看他戴个黑悟空面具就知道了,不过就是个博眼球蹭流量的傻货嘛。”
人群中非议纷纷。
网络上也是调侃声一片。
西方乐协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
尤其麦克,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果然没说错吧,这家伙就是来耍猴的。哈哈哈!”
啪!
一个透明巴掌叒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