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冬日之后,末日之前没有想念,姚瑶,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写下“冬日之后”四个字,时间是晚上的九点半,图书馆自习室质地极好的木桌反射日光灯的坚硬白光。三层,靠近窗口的固定位置,如同置身巨大船只,驶离阑珊灯火,不知抵达何处。
许多固定维持成了某种执念,譬如我带了十五年未曾离身的青玉,换过数次磨损的红绳。
我写“冬日之后”,在从图书馆借来的中文与拉丁文对照的《哀歌集》的第127面,是在落涟发来短信“春天来了”之后潜意识的动作。
也许落涟会出现
这一年的夏末,我在北京,一如既往读书与生活,第一次见到落涟,是在这个时候。
我结束了一段沿着北方海岸线在天色陡转未知荒凉的尽头坐看星辰降生的路途。回到北京的第一天,去了“听云”酒吧听了整夜心事重重的歌手的弹唱,拾起许多旧岁时光。
隔着玻璃看路灯落下光圈的夜晚道路,和为数不多的行人,月亮以坦然的姿态安然穿行云层。那些错落的光影,照亮半片叶子,照亮半个酒杯,照亮半个面庞。
忽而想起写了一半的小说,遍寻不着的面容,和顿生无力感的纵横道路。
那里,空空如也。
这个很多时候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城市自有它值得爱的地方,我用它繁忙的一个白天补了睡眠,错过了中国古代文论的课程。
于是我才得以去了成教班补听这错过的一节课,遇见迟到的落涟。
她大概是许久不来上课,非常潦草的短发,淡薄眉眼,在北方女孩里算是瘦小得出奇的骨架,背着深蓝色双肩书包站在教室门口。
她小心翼翼地解释经常旷课以致没有按时上交期中作业的理由,是工作太过繁忙被资本家严重剥削,没有时间。
老师透过镜片,上下打量完她之后,说:“你明明就是学生一个,不学习也要找个像样的借口。”
她吐吐舌头跑到最后一排,坐在了我的旁边,拍拍我的手臂说:“同学语音学笔记借抄一下。她的手指内侧有焦油与尼古丁日积月累熏染的微黄。”
我摇摇头说:“我是本科部的,来补课。”
她点点头,而后又小声问我:“那么你知道守温三十六韵么,这样的期中作业怎么做嘛?”
我说:“我记不全了,可以回去找到发给你。”于是她给了我她的邮箱地址。
后来,我从古汉语的笔记中找到那禅缘不断的三十六个字符,发给她,彼时并不知晓她叫做落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