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第二十七
余世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文苑第二十七,非常道2: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余世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希尔伯特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地站了很久,对希尔伯特说:“是您……”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边境上,一个士兵要求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申报职业,他回答说:“音乐创作者。”
20世纪初,罗曼·罗兰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毛姆说他自己:“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有一次,三位记者不约而同去访问博格森。博格森正要外出,于是说:“请把诸位的来意和问题全都说出来。”他一面倾听,一面握笔疾书。当三位记者的话音刚落,博格森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面作出送客的姿态,一面向三位记者递去一张张纸,微笑着说:“你们所说的,以及所要的答案,我都写在纸上了。”
乔治·费多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他成功地创作了许多滑稽剧,《马克西姆家的姑娘》一剧曾轰动一时。在他开始创作时,他很坦然地接受观众的冷遇。有一次,费多混在观众当中,同他们一起喝倒彩。“你是发疯了吧!”他的朋友拉住他说。“这样我才听不见别人的骂声,”他解释说,“也不会太伤心。”
1920年秋天,曼德尔施塔姆在乌克兰海滨城市费奥多西亚被白军抓获,白军认定他是布尔什维克间谍,把他关入牢房。曼德尔施塔姆大声喊道:“快放我出去,我天生不是坐牢的。”
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他以自己的崇高威望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杰出的物理学家。曾经有人问玻尔:“你是怎么把那么多有才华的青年人团结在身边的?”他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年轻人面前承认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怕承认自己是傻瓜。”
奥威尔有一种平等精神。他写《缅甸岁月》,背景是殖民地社会,对英国人和缅甸人都一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