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5章势如破竹 第12节,大汉帝国风云录,猛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
大帐内灯火通明,近百位河北大吏坐在一起,聆听张温就“计口授田”制的诸多难题和需要密切关注的难点做详细解释。
“计口授田”的基础是“计口”,就是编户,就是人口登记造册。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县、乡、里、亭的通力协助。郡县的所有人口,上至官吏,下至奴婢,都要一一登记,不能有丝毫的遗漏。需要注意的是耕牛的登记。屯田制废止之后,本来是府衙拥有的耕牛就变成了农户私人拥有或者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拥有,这个耕牛的草料消耗也需要授田给农户。
“计口授田”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保护原有私田,也就是保护门阀富豪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的私田虽然也是授田的一部分,但所有权是他们私人的,而普通农户只是拥有所授田地的使用权。门阀富豪家的奴婢和普通农户一样,参加授田。
在保护门阀富豪利益的基础上,如何防止门阀富豪兼并土地?“计口授田”制并没有规定土地严禁买卖,相反,它允许土地买卖。“计口授田”制实施之后,除了门阀富豪自己私人的土地,其它的土地都是朝廷的,都是国家的,授田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他们没有土地可以出卖。也就是说,这个土地买卖被有效限制在拥有私田的人群中,土地兼并因此可以得到遏制。
接着问题又来了,普通农户如果遭受灾患,或者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无法生存的时候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出卖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这会不会形成变相的土地兼并?这会不会形成新的流民?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张温拍了拍手,提醒众吏注意,“我们打算每成年男丁授田四十亩,成年女子授田二十亩,这个数量基本上可以满足生存需要。但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防止农户出卖土地使用权?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农户出卖一定数量的土地使用权?如果允许,这个数目大约是多少?”
由这个问题随即牵扯到了“倍田”问题。“倍田”就是农户拥有授田数量的一倍或者两倍的用于休耕的田地。地区不同,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倍田的数量也就不同。倍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土地使用权的出卖。如果一个农户因为困窘而把倍田全部卖了,那他第二年怎么办?所以,即使允许农户出卖部分土地使用权,但也要确保农户手上还有倍田,还能勉强维持生存。
“要让百姓生存下去,要让他们富起来,靠赈济是万万不行的,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自救。即使他们遭到了天灾人祸也能自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